第五次大提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2004年4月18日零时,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开始实施。这次提速调图,几大干线的部分地段线路基础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提速网络总里程16500多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65.7公里。即将于2007年4月18日零时实施的第六次大提速,是在京哈、京沪等既有干线实施的时速200公里的提速,部分有条件区段列车运行速度可达250公里,时速200公里提速线路延展里程一次达到6003公里,标志着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跻身世界先进铁路行列。

与前四次大提速有所不同的是,第五次大提速实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革新,取得了从运输指挥到开行方案、乘务方式、修程修制、劳动组织等方面的重大突破。这些重大革新和突破,其难度在中国铁路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第五次大提速,旅客列车再上新台阶,全国主要地区及主要城市间旅客运输能力大幅增加,旅行时间压缩,新增开19对Z字头一站直达特快列车,采用追踪连发方式,发车间隔时间仅7分钟。据统计,当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10亿人,达11.18亿人,创15年来历史新高。

第五次大提速,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作出重大调整,六大干线客运机车长交路、单司机值乘等十多个创新亮点,将对铁路运输组织、劳动组织和修程修制等方面产生长远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