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

名称黠鼠
发音xiá shǔ
释义狡猾的老鼠。
相关文献:
宋范成大《晓起》诗:“黠鼠缘铃索,饥鸦啄井栏。”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五:“钻穴黠鼠穿,负壳浮螺漾。”
诗赋《黠鼠赋》
原文:
苏轼夜坐,有鼠方啮,抚床而止。既而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jiāo)嘐聱(áo)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有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
翻译:
苏轼夜里闲坐,听到有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便拍了一下床,咬的声音就停止了。一会儿咬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让书童(即苏轼)点着蜡烛照照看,听到皮箱中发出嘐嘐聱聱的叫声。惊奇地说:“呵!这老鼠被关闭而没法逃离。”轻轻打开皮箱一看,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将蜡烛举起来寻找,(发现)皮箱里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这老鼠)刚才还发出咬东西的声音,怎么这么快就死了?、以前那是什么声音,难道有鬼吗?”(童子)将皮箱翻过来倒出死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
字词解释:
1、苏子:指苏轼,即苏东坡。
2、抚:拍。
3、童子:指书童。
4、橐:皮带。此指皮箱。
5、嘐嘐聱聱:象声词。老鼠的叫声。
6.方:正在;刚才。
7.惊:惊讶。
文言知识:
释“覆”。上文“覆而出之”中的“覆”,指翻,倾覆,意为把箱子翻过来让老鼠出来,又“值大风,舟覆”,意为遇大风,船翻掉了。成语有“覆水难收”,
比喻事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又有成语“天翻地覆”,其中“翻”和“覆”为同义。“覆车”即翻车,比喻失败的教训;“覆手”即反手,比喻事情容易办到。
阐述的道理
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做事时是否精神专一。专一则事成,疏忽则事败。文章故事生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文章第一段叙事,写黠鼠骗人,得以逃脱;第二段分析老鼠骗人逃脱的伎俩,感慨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骗;第三段揭示中心:自己不能专心致志,反而受外物左右,这是人被老鼠欺骗的真正原因。专一而事成,疏忽则事败。
<<黠鼠赋>>,看其表面题旨当是通过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机狡猾脱逃的日常小事,来说明人须集中精神,发挥智力,方能搏猛虎、役万物,否则将猝不及防,而“见使于一鼠”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