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镇
1、云南省景谷县威远镇威远镇地处县城,是景谷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属坝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白龙、威远、乡3个社区居民委会和芒冒、威远街2个村民委员会,20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全镇有11149户,总人口25114人,其中农业人口473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7人。有傣、彝、拉祜、回等少数民放人口11537人,占总人口的46%。其中,傣族6695人,占27%。海拔最高1727米、最低913米,平均海拔1320米;年平均气温20.8C;平均降雨量1554.9毫米。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8474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86元;镇级财政实现收入475万元,支出498万元,财政自给率95%。粮食总产量为1747吨,农民人均有粮369公斤。
有个体私营企业2183个,从业人员3860人,其中私营企业33户,个体工商户2150户,营业总收入16300万元,上缴税金764万元。
有1所小学,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2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幼儿园1所,7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29人。
资源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有可耕地面积6333亩,其中水田2159亩,旱地4174亩。可机耕面积3128亩(占49%);有热区面积6333亩,已开发利用6330亩(占99%);有林地面积1040.8公顷,森林覆盖率36.18%,活立木蓄积量87700万立方米。2003年末,全镇所有村民小组全部实现“三通”。
威远镇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氛围的侨乡,境内大寨官佛寺内有被誉为“中国塔林一绝”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包树、树包塔”,傣寨芒冒从泰国清迈引进种植的第一株象牙芒果始祖树仍然枝繁叶茂,始祖碑位于芒乡大道旁,与芒冒村傣族文化娱乐中心(筹建)相对应,自成一体。傣族文化娱乐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景谷东大门上的重要景点和极具民族特色的傣族建筑群。2002年,镇上被评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象脚鼓舞之乡,在大寨挂牌成立了省级侨乡文化示范基地。镇上于2000年成立了勐卧群众艺术团,现有13支演出队,业余演员500余人,各种演出服装475套,有龙灯2条,象脚鼓90筒,各种演出道具若干。每年镇上都要举办盛大的“泼水采花节”和“火把节”庆祝狂欢活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响应创建民族文化大县的号召,开发民俗风情,挖掘民间文化,围绕“塔包树、树包塔”景点的开发,拉动农家乐等旅游经济发展。
2、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威远镇是互助县府驻地。位于县境西部。人口4.6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17%,还有藏族、回族。总面积79.6平方千米。辖西上街、西下街、寺壕子、大寺路、深沟、白崖、红崖、崖头、古城、班家湾、大寺、小寺、纳家、兰家、凉州营、安定、余家、前跃、西坡、卓扎滩、红嘴儿、卓扎沟22个村委会和南街、北街、北郊3个居委会。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威元镇,1949年沿旧制仍设威远镇,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59年分设城关公社,1983年复设威远镇。
3、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威远镇位于山西省右玉县西部,距离县城10公里,109国道穿境而过,境内有苍头河干流。西临平鲁区凤凰城镇,北与本县杨千河乡、丁家窑乡接壤,南与高家堡乡接壤,东临新城镇,辖32个行政村,有2442户,1.16万人,总土地面积25万亩,耕地面积5.4万亩,交通便捷,文化先进,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纯农业镇,是全县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该镇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围绕构建绿色威远、文明威远、和谐威远、小康威远的战略构想和经济总量三年翻一番,经济上五年再造一个新威远的奋斗目标,突出生态畜牧、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基础设施、旅游开发、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八大战略任务,重点实施“12345”工程,即:开发一个靓点,培育两大市场,建好三大园区,创建四大基地,壮大五大产业。
开发一个靓点:就是以中陵湖为中心,引资金、上项目、建工程,开发湖区水上游、生态观光游、农家游和休闲娱乐游的旅游项目,打造出旅游经济新靓点。
培育两大市场:就是抓住瓜菜和马铃薯绿色无污染、产量大的优势,培育瓜菜批发市场和马铃薯交易两大市场。
建好三大园区:就是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抓好奶牛养殖园区,蔬菜大棚示范园和工业园建设。
创建四大基地:就是抓住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建成小杂粮、马铃薯、瓜菜和苗木生产基地。
壮大五大产业:就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品牌建设为依拓,以产业化发展为后劲,不断壮大生态、石材、劳务、农产品加工和招商引资五大产业。
目前,威远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步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全镇羊的饲养量达到6.5万只,人均6只羊,建起了两个饲养500只羊的大型养殖场和一个饲养1000只优种羊的优种羊繁殖场。奶牛饲养量达到1380头,建起了五个奶牛养殖园区,两个大型奶站。建起了拥有100座塑料大棚的示范园区,建起了马铃薯交易市场和瓜菜批发市场。兴办石材开采加工企业18家,年生产各种石料2000万方。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8.8%,编织出“一线、两区、三带”绿色生态网,兴办各类苗圃25家,面积13200亩。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通电话、通电视和通自来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五年保持在6‰以下,社会治安良好,连续三年无任何刑事案件发生。
2001年,被中共朔州市委评为“六好乡镇党委”;2002年,被朔州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3年,先后被右玉县政府、朔州市政府、朔州市委评为“村通水泥路先进集体”、“公路建设先进单位”和“农业综合开发先进镇”;2004年,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村务公开先进集体”和“市级文明单位”;2005年,先后被右玉县委、朔州市科技局以及市委、市政府评为“红旗单位”、“科技创新示范镇”和“计划生育先进镇”。
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8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80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24%。镇域经济整体提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进步,生态、品牌、诚信、富裕的新威远正在崛起。[1]
威远镇36个村委会:威远、威坪堡、东王庄、肖家村、徐家村、方家堡、六里庄、火烧洼、棋杆村、沿山吾、牛家堡、南八里、树儿照、进士湾、孤山子、新墩湾、牛家坪、白塘子、古城、燕家堡、后所堡、双合屯、范家堡、辛堡子、常门铺、玉成庄、台子村、燕家窑、耿家沟、花家寺、南程家窑、南樊家窑、北十里铺、张千户岭、东刘家窑、侯林村、(中陵、孙家湾、毛家岭、后堡、后堡、前堡、乔家堡、王家堡、北郭家堡、高家辛村、解家窑、崔家窑)。
威远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8600
男
4451
女
4149
家庭户户数
2127
家庭户总人口(总)
8588
家庭户男
4445
家庭户女
4143
0-14岁(总)
2328
0-14岁男
1177
0-14岁女
1151
15-64岁(总)
5626
15-64岁男
2936
15-64岁女
2690
65岁及以上(总)
646
65岁及以上男
338
65岁及以上女
30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241
4、贵州省长顺县威远镇威远镇地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东部,镇政府所在地位于省道惠狗公路旁,距省城贵阳约76公里,距县城约11公里。辖14个村,158个村民组,4550余户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4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土地总面积78多平方千米,现有耕地面积14010亩,旱地4785亩,森林覆盖率37%。全镇平均海拔970米,平均温度15.5℃,无霜期185天,年平均降雨量138毫米。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3057万元,年增长率21.06%;财政总收入59.36万元,年均增长率1.53%;乡镇企业产值3005万元,年均增长25%,粮食总产量7231吨,农民人均收入1509元,农民人均占有粮357千克。
镇区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施。有钟灵毓秀的青龙山,有“天下第一泉”之名的潮井奇观,有长空奔跃的穿洞瀑布,有古文化之谜付家院洞窟岩画。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威远并留下主载。
近年来,镇内各项同事业蓬勃发展,人民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全镇至2001年底有7个村通闭路电视,3个村通程控电话,村村通公路通电,65%的村组通自来水,镇政府所在地可收看17套电视节目。全镇共有干部职工68人(不含教职工),有本科生7人,大专生80人。镇内共有村级完小7所,中学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