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花儿会
七里寺花儿会
民和有"青海东大门"之称。民和县境内虽然山地多,但文化发展较快,尤其是土族居住的三川地区,文化素质较高,有民和"文化之区"和称号。
在民和,较大的花儿会有农历五月端阳峡门花会,五月廿五西沟花会;小型的花会中也有一些较有特色,如斜拉村花儿会。
七里寺,原名"慈利寺",是当地的一座庙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成了"七里寺",现在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名总称。在七里寺,还有一座药王庙,一个药水泉。
关于药水泉、花儿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明七里寺花儿会的起源与这药水泉有密切的关系:相传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个药王爷,腾云驾雾路过这里。到这地方时,发现这地方相当美,于是他看着看着就入迷了.一不小心,身上的葫芦掉下来了,葫芦一直滚到山沟.在半坡上,塞子开了,药水洒了一地,再后来,葫芦钻到石缝里了。山坡上的都变成了中药材,如黄荠,拘祀,柴葫芦等。滚到山沟的则从石缝里冒出来了,冒个没完,形成泉水。当地一个牧童,他的一头牛,天天下山时总单独行动,渐渐地它越长越肥,越长劲越大,与别的牛不一样,健壮得很。后来,牧音跟着牛,发现牛专门喝这些泉水。于是他也喝,那水与别的泉水味道不一样,后来他才发现泉水还能治病。以后这药水出名了,四面八方的人都到这里喝水,周围的民众为了感谢药王爷,就在七里寺附近建了一个药王庙,供大家烧香,磕头。过去,除了喝药水,还有人到药王庙求神药。药王庙建后,慢慢地,来的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都有。年轻人除了喝水、逛庙会外,渐渐地唱起了花儿,越唱越多,于是形成了花儿会。七里寺的花儿会因此就跟药水泉,药王庙有了密切的关系。
六月初五下午,这里已经搭上了许多帐篷(主要是做买卖的);一些"先行者"们甚至已经开始纵声歌唱。整个会场有一种节目般的热闹气氛。
六月初六:四面八方的人们,穿上大红大绿十分鲜艳的服装,乘车、拖拉机、骡车,或是步行,来到七里寺花儿会场。妇女们打着伞,男子们戴上草帽,穿上他们平时也许舍不得穿的最艳丽的服装,唱花儿来了。回望来路,络绎不绝的人流向七里寺涌来。
乐都瞿坛寺花儿会
瞿坛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境内。瞿坛寺的花儿会在农历六月十五举行,参加者也以乐都南山的藏、汉两个民族的群众为主。也有其他县份以及甘肃临夏的歌手来参加瞿坛寺花儿会一般举行三天。从十四日拉开战幕,十五日进入高潮,十六日傍晚接近尾声。花儿会在新城街外的道路两旁举行,帐篷、布帷挤的满满的,确有"车水马龙人如潮"之势。这里唱少年的形式没有互助"雷台花儿会"那么规则,一般都是"亲会亲,友会友,熟人中间接‘连手"'。高亢、嚓亮、委婉跌岩的花儿声,和着唢呐、二胡、笛子的旋律而悠扬起伏。
十五日拂晓,人们不断涌来,道路为之拥塞。从新城街到瞿坛寺大殿,密密麻麻水泄不通,歌手们设据点,各自拉开赛花儿的阵势."开靶"的多是女艺人,精神抖擞,即兴抒情舌底生香,向应战者发出扣人心弦的歌声:
雄鹰在半天里转三转,翅膀在云彩里翘了;
"少年"的把式往前站,比武的时刻到了。
一经交锋便不在泛泛地唱了,而是友系统性地唱"有根本的少年",有板有眼有根有据,一问一答从头到尾,依次献唱,争夺魁首。待到"深夜千帐灯火时",歌手重聚邀朋请友,再次进行花儿的长夜赛。词曰:
天上的星星麻拉拉,大星把小星压了;
各个帐篷里出唱家,花儿哈唱不罢了。
传说中,瞿罢寺在清朝初年香火鼎盛,那时该寺是禁唱"花儿"的。有一年,一股土匪包围了瞿坛寺,连续围困数天,想让寺内僧俗水断粮绝后不攻自破,情况越来越危急。这时,有一位老汉率领大家唱起了"花儿",歌声像风一样传向四面八方,在黑夜中越传越远。香客、脚户还有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被惊动了,都用"花儿"应和,纷纷奔向瞿坛寺,歌声从四方涌来,响成一片,土匪贼兵越听越慌张,在遍野传来的"花儿"声中,逃得飞快。第二天是六月十五庙会,寺院住持说:没想到这山歌退了贼兵,唱吧!从这以后,瞿坛寺每年都有"花儿会"。
互助土族丹麻场花儿会
土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土族花儿与河湟地区其他民族的花儿旋律有明显区别,具有特殊的韵味。
丹麻场物资交流会是融物资交流、花儿会等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活动。
关于丹麻场花儿会的来源,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本是一片森林。后来,一个土司霸占了这?/SPAN>,弄得民不聊生,连续干旱了三年不下雨,几乎旱死了所有的生物。后来,有一男一女两个人来到这里唱歌,他们不断的歌声唱来了雨,但两人也随即变成了两棵树。以后,大家为纪念这一男一女,每年在一定的时间里,就到这地儿来唱花儿,慢慢地形成了现在的花儿会。如今,这两棵由两个生命化成的树仍然枝叶繁茂,成为了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圣物。
这一天,男女老少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这里。河滩及其附近一片小小的树林子,是唱花儿的主要场所。
我们首先加入了围坐在一起的一个小群体。他们中有男有女,是同一个庄子里的,彼此之间也相互认识,但并没有亲戚关系。得知我们从北京来,他们很欢迎我们的加入,其中一男子还按当地的风俗给我们敬了两杯酒。他告诉我们,以前日子过得苦,没有好条件,虽然也唱花儿,但远不如现在热闹。改革开放后,大家富裕了,有吃有穿,心情好了,两口子感情也好,花儿会也越搞越热闹,并且与物资交流贸易结合得更加紧了。
与其他地方一样,男女对唱的花儿,主要是讲感情上的事,"她唱一句少年,我答一句回话"。这里的花儿主要也是以爱情主题为多。如:
你俩人打了一对雨伞,好像撑开了一对牡丹。
清水淌了一河滩,丹麻的会场上我们俩好。
又有如“找个朋友去过个生活”等词句,表达的均是"感情上的事"。
也有用花儿来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的:
她的雨伞打起来花得很,唱一句少年我们都喜欢。
此外,自然也有反映其他事情的,像:"老天爷晴了云彩多,为啥不降个雨来",唱的是天气。
除了以上外,还有完全从生活场景编出来的花儿词。我们看到,一开始,男子喝"互助大曲",妇女喝的是另一种青裸酒;过一段时间后,男女交换各自手中的酒瓶,然后一同唱起了花儿。他们说,这是“换酒歌”。
土族纳顿会
民和县最南部的三川,是我省土族群众最集中地区之一,黄河从中部穿过,古籍《秦边纪略》记载:三川在明嘉靖时,"水溉田畴",枣梨成林,膏腴相望,其地水草大善"。清代诗人吴棋曾写下《三川杏雨》的诗篇来赞颂三川美景。这里居住着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四万土族同胞,用他们的双手把家乡装扮得如同花园。三川素有"青海小江南"的美称。
"纳顿"是土族人的传统节目。"纳顿"土语为玩的意思.每当夏粮收割完毕,人们为了感谢神灵、欢庆丰收的"纳顿"会的鼓声就敲响了。从农历7月12日一-9月15日,数十里的川道沉浸在节目的欢乐之中,到处彩旗飘动,鼓乐喧天。人们穿上最好的服装从下川到上川,追随着纳顿,笑逐颜开,扶老携幼,探亲访友,畅谈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祝愿。纳顿会前后持续63天,堪称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了。
纳顿会是从庄稼收割最早的下川鄂家、怀塔村开始,然后从东向西,一村接着一村直到上川的赵本川村结束。纳顿会场布置得十分庄严,大白布帐篷正上方供奉地方神位,摆放各种供品,香烟缭绕,油灯闪烁,下方堆放着全村各家各户献给神的大蒸饼,每个蒸饼至少也在10斤以上。会场周围经杆耸立,幡带飘动,宗教色彩很浓。外围布满来自各地的商贩,商品琳琅满目。
"纳顿"是土族庙会时跳的集体舞,庞大的"会手"舞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最前面是村上辈分最高、德高望重的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他们身着白绸缎长衫,外套黑色坎肩,戴上心爱的礼帽和表示身份的茶镜,手持鲜花、柳枝或扇子,一招一式庄重而典雅,他们虽已年过花甲,银须飘胸,跳起来仍从容自如,姿态优美.后面是中年人组成的锣鼓队,他们腰系红绸带,扎着裤腿,整齐而有节奏的敲着锣鼓,舞姿热烈而奔放,完全陶醉在欢乐的气氛之中;最后面是儿童队,大都是十来岁或七八岁的娃娃,他们认真模仿着大人的舞姿,神态憨厚显出几分可爱,让观众不由地发出会心的笑声。
两个村的"会手"们相会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大好一一噢好一一"声此起彼伏,人们的情绪和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潮,捧上大碗大碗的美酒,互相祝福平安吉祥如意。
"会手"舞结束后,表演民间舞剧《庄稼其》,"其"是土语指"人",“庄稼其”即种庄稼的人。剧情是说一位土族老人教自己儿子和儿媳务农,反对经商的故事,基本上没有对白和歌唱,而以细腻传神的动作表达人物感情,从中看出,土族先民由畜牧业转为农业后对农耕生产的重视。接着表演"三将"、"五将"等三国故事的舞蹈,这显然是受到汉文化影响的结果。最后表演的是《杀虎将》,这是一组土族人民对自己先民战胜邪恶、战胜自然的颂歌,由人扮演的一对老虎同一对牛进行殊死搏斗,结果老虎将牛压翻在地,老虎气势汹汹,张牙舞爪,向场外观众挑战,场外有胆量的年青人上前,同老虎进行摔跤决斗,正当胜负难分,眼看这位小伙子遭到"老虎"伤害时,伴随急速的鼓点,身着战袍、手挥长剑、踩着猛烈迅疾脚步的"杀虎将"上场,同虎经过了一番较量,将长剑架在老虎的脖子上,刺杀了老虎。用"杀虎将"的形象,再现了土族人民的英雄祖先在同虎狼射豹、邪恶势力斗争中求得生存的英雄气概。舞蹈动作原始、质朴、粗扩,是一出古老而优美的传统民间舞剧,具有强烈的艺术魁力
土族波波会
"波波"为土族语,意为法师作道场。俗称跳神。青海省互助县土族不仅信仰藏传佛教,而且信仰从汉地直接传入的神祇供奉神祇的寺庙每年都要举行酬神祭祀活动,一些地方没有固定寺庙,也要搭起帐篷神庙进行祭祀,届时要清"波"来作道场。
"波波会"的主要仪式有:竖幡、跳神、招魂、放幡、卡卦等。在神殿前竖高10米的幡杆,埋地60厘米深,寓意为三十三天界和十八层地狱。用黄表和彩纸剪贴的云纹、水浪、万字纹、连环套等花样长幡和长线,挂在杆头,垂落于地,幡杆顶端横置两齿叉,叉尖各戳一个大馒头。因幡绳端拴着包有五色粮食、红枣、花生、水果糖、硬币等物的"粮蛋子"。"波波会"的高潮是最后一天,作道场时把所有供品拿到广场上,煨桑、上香、点灯、磕头祷祝.然后由大法师领班,其余法师随其后,手举法鼓,身穿法衣,头戴法冠,齐敲鼓点,高颂祷词,左族右转,前移后挪,还做各种动作。法师跳神一般约二三小时左右。随后大法师还要做法招魂,把一小瓷瓶勾倒,意为勾来一童男魂酬神.所以每到"波波会"时节,群众都给男孩佩戴一个装有蒜、五色粮、五色布的小红布袋,以免被勾掉魂。放幡时,众人围观抢"粮蛋子"和杆头馒头,得馒头者生"状元郎",得"粮蛋子"者可攘灾避祸。人们还撕一点幡纸,作为孩子冲邪时用。
"波波会"是土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县的许多土族乡村都要举行"波波会",时至今日,每年的"波波会"仍香火旺盛,法鼓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