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凿痕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名称】斧凿痕迹

【拼音】fǔ záo hén jì

【解释】斧:斧头;凿:凿子;痕:痕迹。原指用斧头、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迹。多用来比喻诗文字画等造作,不自然。

【出处】唐·韩愈《调张籍》:“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宋·朱弁《曲洧旧闻》:“古语云:大匠不示人以璞。盖恐人见其斧凿痕迹也。”

【事例】余最爱《绣孺记》中《鹅毛雪》一折,皆乞儿家常口头话,熔铸浑成,不见~。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拜月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