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凤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起凤书院

起凤书院在广东信宜市镇隆镇旧县城内文明横街,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县裴正时创建,以对岸有凤凰山,取“腾蛟起凤”之意而命名。

初建时为三座两廊,坐北向南。道光二十年(1840年)知县罗嘉会重建,添设廊庑号舍,兼为试院,又称“考棚”。光绪五年(879年)于书院正座建楼,因唐太宗开文学馆,给所选十八学士绘像题名,时人仰慕称为“登瀛洲”,而取名“登瀛楼”,增设厅堂6间,房子12间,为生童肄业之所。现登瀛楼较为完整,土木结构,砌砖墙,面宽25米,进深15米,抬梁式屋架,鼓蹬式大柱,斗拱雕刻龙头,喷水柱托住梁架。

楼上正厅上镶一块万字曲屏风,线条精细,古朴大方。书院前座,民国中期改建为西式洋楼,是中国国民党信宜县党部所在地。现为镇隆镇八坊中学校舍。登瀛楼保存较完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