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社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街道龙泉社区龙泉社区2000年1月冠名成立,位于菜市口大街以东、太平街以西、右安门内东街以北、陶然亭路以南;社区内有龙爪槐胡同,姚家井一巷、二巷、三巷,里仁东街,育新街,太平街,陶然亭路和窑台胡同7条街巷;社区内有多家企业单位其中有环境优美的陶然亭公园,园内有高石烈士墓、慈悲庵等特殊景点,有闻名遐迩的北方昆曲剧院,有北京市重点学校第十五中学分校,有陶然亭小学(原名叫龙泉寺小学)校内有一亭子名叫龙泉亭,社区内还有一处古寺名叫龙泉寺,龙泉社区也因此得名。

所辖范围:陶然亭路:2号 、6-14号;窑台楼:1-7排(简易楼);龙泉胡同:4-10号(简易楼)、7-17号16-38楼、5号纺织楼、9号教工楼;姚二巷:1-7号楼、19号;龙爪槐胡同:甲1号、乙1号、2-16号平房、甲6-丁6号(简易楼)、19-23号、 25号、27号(公园宿舍)、9号院(南北楼人大宿舍);里仁东街:3、5号楼;姚家井:1-21号、2-20号、28号(简易楼);育新街:甲2号、2号-28号;姚三巷:1-37号、2号-34号、甲36号;姚一巷:1-14排、17号院;太平街19-31号;

2、浙江舟山市嵊泗县枸杞乡龙泉社区一、社区概况

龙泉社区位于嵊泗县枸杞乡枸杞岛西南部。2005年6月28日,由龙泉、干斜、里西三村联建成立社区。社区陆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社区人口4312人。渔业捕捞和贻贝养殖为主导产业。捕捞以帆涨网作业为主。2005年社区劳均收入19775元,人均收入6428元。

二、发展现状和优势资源

浙江省最大的贻贝加工企业——华利水产有限公司坐落在龙泉社区。公司加工的速冻颗粒贻贝、干贻贝等产品远销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连续多年被评为无公害绿色产品。社区南边有万亩海水养殖基地,嵊泗县国家风景名胜标志之一的“山海奇观”就在社区,还有2000米长的沙质细软的沙滩和奇礁怪石风景独好,具有开发旅游业的良好前景。

3、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龙泉社区龙泉社区位于瓯江上游市区龙泉溪南岸,东与龙渊街道接壤,南与塔石、兰巨乡毗邻,西与兰巨乡、西街街道交界,北与龙渊、西街街道隔溪相望。丽浦线及规划建设中的二级公路、高速公路从沿线10个行政村由东到西穿境而过,社区东部有大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部有剑川大道和高科技竹产业生产项目,西部有规划建设中的长途汽车客运站和松溪弄大道,区位优势明显。辖区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95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居委会,92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22个市属部门(单位);有耕地面积8837亩,山林面积32974亩;总户数7969户,总人口24826人,其中居民人口3116户,10185人;200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316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672元。

自2002年6月社区成立以来,依托区位优势,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二次创业”的强劲东风推动下,实施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两栖发展战略,采取工业、农业、商贸业三头并进,尤其是加强了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和引导,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使街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初顺利通过小康街道验收。

4、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街道龙泉社区【社区概述】:龙泉社区位于余姚市城区的闹市中心,因境域内有龙泉山,本社区即以“龙泉”命名。龙泉社区成立于2002年8月,由老西门居委、山西居委、牌轩下居委、山后居委、丰南桥居委及龙山居委一部份组成。东至新建路,西至西江,南至姚江,北至阳明西路,占地0.67平方公里,居民户数2665户,6006人,有70幢居民楼群,71个居民小组,企事业单位近20家。境域内包括有旧时的新建口、大皇庙、邬家道地、山后路、山西路、老西门路、六浦桥、逊埭路、龙山弄等区块。

【社区建设】:随着旧城的改造,龙泉社区正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余姚博物馆内展示着体现河姆渡文化、姚江文化成果的出土文物、古代字画、古陶瓷器、金玉制品等,显示着余姚的古老。龙泉山南麓,与清碧的姚江组成一体,景色迷人,龙山剧院歌舞戏剧不断,已成为余姚的文化艺术中心。龙泉山西麓,建有“龙山文化广场”,是市民露天文艺演出的主要场所,更是每天早晨或傍晚市民健身、休闲之地。龙泉山北麓,有2004年新建的“阳明公园”,是一处以树、竹、石为主体,布局独特的森林形公园,吸引则众多市民来此嬉戏游览。社区境内的阳明西路是姚城的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及佛教中心,有华联大厦、中国银行、外经贸大厦、余姚书城、龙山剧院、市青少年宫、龙泉寺,还有市老年人活动中心等。

社区现有中小学校3所、文娱场所5个。社区教育设施齐全,有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综合活动室,戏曲沙龙等8支600多人的文体队伍。2007年创办科普长廊1只、健身器具2套、宣传窗4只、阅报栏1只,大小黑板报100多块,社区图书阅览室等。

【社区管理】:社区在治安、计生、卫生、文体、环境、教育等方面,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003年建立中共龙泉社区总支部委员会,至2007年底有社区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202人。2003年建立龙泉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议事委员会、议事监督委员会、共建理事会、居民代表大会,负责组织动员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社区还建有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文艺宣传队伍、医疗服务站、党群阅览活动室等为民服务组织和阵地。

【社区景观】:龙泉山处于余姚城区中心,海拔57.3米,又名绪山。因南坡山腰间有一泉井,终年不竭,水面常呈现龙纹,故称龙泉井,山亦因此得名。龙泉山历史文化深厚,人文胜迹较多;龙泉绝顶原有巨岩,上明代成器祭奠刘球的“祭忠台”,后有王阳明亲题“祭忠台”三字,“文革”期间被炸毁;有北宋政治家王安石题过诗的龙泉井;有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讲过学的“中天阁”,阁上方有“二王祠”;东首有纪念汉代高士严子陵的祠堂;往西有纪念孙邃的“忠烈祠”,还有孙邃三个儿子的“三孝祠”;有明代大学士吕本的“吕文安祠”;原来还有纪念谢阁老的“谢太傅祠”;纪念抗倭民族英雄谢志望的“褒忠祠”。南坡山腰有“四先贤故里碑”;有“文昌阁。山之南麓原有“关帝庙”,庙前有古月池仙桥、第一山碑,庙址现改建成“余姚博物馆”。龙泉山东麓有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助海庙”古建筑遗址,有1939年4月中共余姚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地“久久小学”。

【社区荣誉】:社区先后获得了余姚市文明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科普示范社区、统战工作五星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反邪教先进社区、阳明街道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发展目标】:根据社区自身特点,以创建绿色型社区和宁波文明社区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居民自治长效机制,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和工作条件,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化和谐新社区。[1]

5.山东省郯城县龙泉社区

5、仙游县鲤城街道龙泉社区龙泉社区位于县城西北侧,南临木兰溪,北依大蜚山,社区总人口2060口,面积135公顷,绿化面积800多亩,社区内龙泉小学占地8亩,新建教学楼占地1000m,建筑面积2600m,学生数650多名,校内绿化百分六十,为绿色学校。居民区内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社区内的“客山公园”占地52公顷,已投入500多万元资金铺设了登山步游水泥石阶路,两个小山塘;建造了造型别致的“龙仙亭”,“仿古走廊”,安装了两处健身器械,栽种各种“杂花异草”。公园山脚下还有供人们烧香朝拜扶伤治病的“太子府”。有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县黄氏宗亲集资筹建“黄氏祠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昭德公墓”。2007年3月被评为省级“园林村庄”光荣称号,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先进单位。这里交通十分便利,县区内公交车穿梭龙泉街到“客山公园”山脚下。北一环路环绕公园南面山脚下与仙港大道交接,北二环路直通公园北面的山脚下与周边社区村相连接。这里是县城郊区的一个特有的理想园林社区。[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