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林
抗日英雄陈祖林,1929年春参加革命,任赤卫队队长。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参加中央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广昌战斗中腿部负伤。伤愈后返红一师三团任迫击炮连排长。长征途中,参加了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攻打腊子口等多次战斗。1936年2月,调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第一团教导营学习。5月,西征时,任红一军第二师第五团参谋长,参加了仙城堡战斗。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副营长。9月,参加平型关战斗,该营担任第一梯队。27日,亲率一个连冲上平型关楼,与日军拼杀,歼敌数百人,战斗中右腿部负重伤,仍然坚守阵地,直到战斗胜利。后该连仅存八九人。伤愈后随部参加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曾任独立营营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第九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第五团团长等职。1939年8月,率部在平山县东回舍全歼日军一个中队及东京慰问团一行150余人。9月,率部于灵寿县陈庄,协助一二○师第三八五旅,全歼日军水原旅团1500余人。1940年3月4日,率部参加对顽固派朱怀冰等部作战,所部俘敌600余名。8月21日,参加攻打娘子关的战斗,歼灭日军500余名。12月,率部在阜平县沙河两岸,运用“麻雀战术”,半个月歼灭日伪军700余人,并将3000多日军逼走,收复了阜平县城,受到聂荣臻司令员通电嘉奖。1941年4月21日,在河北平山县石殿北村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省和平山县人民政府将其遗骨迁葬于平山县建屏镇黑石盘,立碑纪念,以彰千秋。
重庆新桥医院专家

陈祖林 男 1965年生 博士 重庆新桥医院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全国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激光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光学学会重庆分会理事、重庆市光学会激光医学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主要科研方向:1、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生物治疗及激光光动力治疗。2、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综合治疗。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内源性光敏物在大肠癌光动力学中的作用;2.PBGD基因转染增强大肠癌光动力效应的研究3.光化学基因转染诱导分化结肠癌细胞的研究。获全军“十五”青年基金课题有:光子+光敏剂修饰寡核苷酸净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中残存的肿瘤细胞。获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课题有:光动力对大肠癌G1期关卡的影响及关卡调控增效作用的研究。新桥医院院管课题:1.ALA的化学合成及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2.PBGD基因转染大肠癌诱导内源卟啉研究。在国家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国外学术期刊3篇,其中多篇分别被美国的CA、EI、ISI等,国外著名索引收录。主编国内首部激光诊治胃肠肿瘤专著-《胃肠肿瘤与现代激光》,参编专著2部。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四等奖各1项。
学术任职:现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全国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激光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光学学会重庆分会理事、重庆市光学会激光医学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
专业特长:擅长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等根治性手术、胃肠肿瘤和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胃肠肿瘤及直肠息肉激光和光动力诊治、癌前病变的激光治疗等。
学术成就:在国家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国外学术期刊3篇,其中多篇分别被美国的CA、EI、ISI等,国外著名索引收录。主编国内首部激光诊治胃肠肿瘤专著-《胃肠肿瘤与现代激光》,参编专著2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