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公坳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孟公坳组原称“孟公坳石灰岩”。早石炭世早期地层。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湖南邵东县孟公坳。故名。分布于湘中、湘南及粤北。为浅海相沉积,自下而上分为三个段:①邵东段,含有泥盆纪和早石炭世的动物群,属过渡混合类型,如腕足类中庸帐幕石燕、王氏湖南石燕、金陵穹房贝、饰线戟贝及犬齿珊瑚等;②孟公坳段,含有泡沫内沟珊瑚;③刘家塘段,含假乌拉珊瑚。全组厚180—250米,与下伏泥盆系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本组大致可与金陵组的下部对比,与贵州岩关组的革老河段相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