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学

学校全名:山西大同大学
[英]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学校代码:10120
校训:爱教、勤学、求实、创新
学校概况

大同大学的全称是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大学是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校合并成立的多科性大学。
新成立的山西大同大学坐落于市御东区兴云街、文瀛湖畔。占地面积2400亩,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新校区四大主体建筑:新教学主楼、科技实验楼、新图书馆、体育馆已基本竣工。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636万元,图书馆藏书180余万册。下设政法、文史、外国语、艺术、工学、医学、农学等16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5个,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2万人。
学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高,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的比例为38%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21%,在读博士、硕士317名,占教师总数的24%。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按照强化基础学科,突出优势学科,扶持新兴学科的思路,对原有学科布局进行了优化和重组。建成凝聚态物理、分析化学、文艺学3个省重点扶持学科,确定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10个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建成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体育教育 6 个校级品牌专业,基础化学、电子技术2个省级示范实验室;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
学校在全面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了煤炭深加工、辽金文学、北魏文化、云冈石窟保护、地方民俗、地方病防治、高寒地区作物等领域的研究。近三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省级科研项目109项;发表科技论文3675篇,其中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201篇,被国际“四大检索”系统收录130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26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
发展中的山西大同大学,是一所办学条件较好、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且有较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多科性大学。
历史沿革一、雁北师范学院
1958年晋北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62年晋北师范专科学校撤销
1976年晋北师范专科学校复校并更名为雁北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雁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雁北师范学院
二、大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65年大同卫生学校升格为大同医学专科学校
三、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950年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创建
1958年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升格为大同矿业学院
1959年大同矿业学院改建大同煤矿专科学校
1961年大同煤矿专科学校改建大同煤矿学校
1975年大同矿务局职工大学创建(合署)
1984年大同煤矿学校更名为大同煤炭工业学校
1999年大同矿务局职工大学、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四、大同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大同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
1.大同高等专科学校
1978年大同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84年云中大学(专科)创建
1990年大同师范专科学校并入云中大学(专科)
1993年云中大学(专科)更名为大同高等专科学校
2.大同教育学院
1984年大同教育学院创建
现任领导经省委常委会议2006年8月27日研究决定:
张官禄同志任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
王守义、李广华同志任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晋湘任山西大同大学纪委书记。
经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2006年8月27日研究决定:
王晋湘、马存根同志任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委员。
经山西人民政府2006年9月23日第84次常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
王守义任山西大同大学校长。
马存根、刘守国、郭永、石云龙、赵富玺、冯峰任山西大同大学副校长。
学科建设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凝聚态物理学科基地 分析化学学科基地 文艺学学科基地
山西大同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应用数学学科基地 有机化学学科基地 教育技术学学科基地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基地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地
专业设置校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 英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 化学 体育教育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统计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商学院:工商管理 会计学 旅游管理 会计电算化 市场营销
农学院:生物工程 农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 心理学 网络工程
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 化学
工学院: 测绘工程 土木工程 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采矿工程 煤炭深加工及利用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电器自动化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工程监理 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 矿井运输与提升 矿井通风与安全 矿山机电 煤矿开采技术 工程地质勘察
政法学院: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学院:艺术设计 音乐学 美术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 美容医学 护理学 美容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医学影像技术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
文史学院: 新闻学 汉语言文学 历史学
外语学院:英语 商贸英语 俄语
体育学院:社会体育 体育教育
继续教育学院
发展大事记2006年7月1日,山西大同大学隆重举行揭牌庆典大会。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教育厅及大同市委的有关领导莅临大会祝贺。
2006年8月27日,经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张官禄同志任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王守义、李广华同志任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副书记;经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决定:王晋湘任山西大同大学纪委书记,王晋湘、马存根同志任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委员。
2006年9月23日,经山西人民政府第84次常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王守义任山西大同大学校长,马存根、刘守国、郭永、石云龙、赵富玺、冯峰任山西大同大学副校长。
2007年5月24日,全国首届地方院校校长论坛在该校隆重召开,各级领导和地方院校的校级领导80余人出席了会议。
2007年9月17日,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视察我校,并作了重要讲话。
2007年11月,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在大同大学正式设立。
2008年4月24日,副省长张平在市领导的陪同下就教育资源整合等情况莅临我校调研。
同名高校上海大同大学
1911年6月,北京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教师胡敦复、平海澜、朱香晚、吴在渊、顾珊臣、郁少华、张季源、顾养吾、华绾言、周润初、赵师曾等11人,组织立达学社。旨在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社长胡敦复。同年11月,因不满清华学堂外国主事者的办学方式,相继来沪筹办学校。
1912年3月19日,立达学社同仁捐款在上海南市肇周路南阳里租屋,创办大同学院作为同仁讲学励志之所,以"研究学术,明体达用"为宗旨。院长胡敦复,招收学生91人,立达学社同仁一年之内,将薪金全部捐纳作为办学之用。 1914年1月,大同学院迁入南车站路401号自建校舍上课,有学生126人。
1922年9月,大同学院立案,改称大同大学,有学生563人,增设大学别科。
1928年2月12日,立达学社会议决定:立达学社社长不得并任校长;校长不得并任立达学社社长。通过校董会组织大纲。拟聘校董:马相伯、吴稚晖、蔡孑民、胡孟喜、杨荫杭、张澹如、杨杏佛、陆伯鸿、赵晋卿、徐新六、张菊生。票选社员为校董:叶上之、平海澜、朱香晚、华绾言、吴在渊、胡刚复、胡宪生、曹惠群。推选曹惠群为校长。 1928年8月5日,立达学社票举朱香晚为社长。
1932年2月6日,上海市教育局准予中学部立案,改称附属中学,除教室、宿舍分开外,行政和经费仍与大学统一办理,大学预科停办。
1935年,《三十年之上海教育》对大同大学的评价:"该校办理,处处经济,绝不浪费。教员刻苦耐劳,精神贯注,学生朴素好学,教师辅导学生自动研究,尤为可贵"。
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高昌庙江边码头一带,又炸毁南火车站,大同部分校舍被炸。1937年10月,华界沦陷,从南市迁至租界,借中国无线电工程学校及位育小学继续上课。1938年9月,租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律师公会大厦为临时校舍。中学部979人,大学部850人。后大学部改借公共租界光夏中学校舍。1939年9月,新闸路新校舍建成,并附设附中二院,律师公会校址称附中一院。
1942年,胡敦复继曹惠群任附中校长。
1945年11月,校长胡敦复辞职,校董会推胡刚复为校长。胡刚复于1945年11月3日由渝飞沪到校视事。
1949年10月 校长胡刚复北上,由平海澜担任代理校长。
1951年2月 中共蓬莱区委调闻人馨来校任党支部书记、政治教师。
1952年10月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商学院并入上海财经学院,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工学院相关科系分别并入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文学院(文学系、哲学教育系、史地政治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取消大同大学建制。
台湾大同大学
大同大学位于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三段、大同公司和中山足球场旁,英文简称TTU,前身为大同工业专科学校,校地目前为大同大学、大同高中、大同公司以及协志工业振兴会共同使用;大同大学起源于公元1956年协志商号董事长林尚志建设,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工业人才,由于大同大学从创校开始即和大同公司合作,成为学校附属的实习所在,在公元1963年改制为大同工学院,至1999年改称为大同大学,以建教合一闻名台湾的大专院校。
大同大学-校园规划
大同大学校地面积约为6.3公顷,校内建筑多样化,从大门进入可看见尚志教育馆、经营大楼、电机大楼、尚志大楼、高中部、操场、实验大楼、室内体育场、运动场和实验大楼,分别提供各个学系使用,建筑特色十分鲜明,富有学子校园生活的气息;尚志纪念馆是大同大学校内的最大特色,建于公元1998年是纪念大同大学创办人林尚志先生百岁诞辰,建筑外观源自于美国维吉尼亚大学赠送Rotunda的设计蓝图,再经过经黄宜章、萧义雄等等多为著名建筑师和工程师建造而成,其占地面积约为4000多坪,欧洲风格的圆顶建筑象征教育庄严的精神,正面六根以花岗石打造的支柱象征大同相关单位的六大根本,并装设英国铜钟声;大同大学尚志纪念馆地上5层和地下4层的空间规划,地下一楼为国际会议厅、语言教室、视听阅览室和生涯咨询中心,地下二楼为综合会议中心,地下三、四楼则是占地广大的停车场;尚志纪念馆一楼有会议室、计算机教室、阅览室、回廊景观、展示室和中庭花园,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地方,二楼是校长室、会客室和露天回廊等空间,三到五楼为则是圆顶音乐厅,让学子拥有绝佳的地点能欣赏艺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