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形式主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形式主义(Formalism)指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门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俄罗斯形式主义,是1915至1930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克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其成员大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俄罗斯形式主义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这里的形式主要指语言形式。俄罗斯形式主义的主张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而俄罗斯悠远而又丰厚的艺术传统,未来主义,象征主义各种思潮相互交汇的历史图景,促成了俄国形式主义对艺术语言的历史性迈进。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俄国形式主义于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它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文艺思潮之一,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乃至英美新批评派的形成,都有着很大影响。

1.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主张

其一,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研究的主题是文学性。

其二,俄国形式主义认为,艺术内容不能脱离艺术形式而独立存在,这是他们对文学“形式”进行的新界定。

第三,俄国形式主义认为,陌生化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基本原则。“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文学的价值就在于让人们通过阅读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在这一感觉的过程中产生审美快感。如果审美感觉的过程越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2.陌生化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什克洛夫斯基还将陌生化理论运用于小说领域,并作了多方面的研究。

首先,他从视角变异的角度谈陌生化效果。

其次,他从语言变形和移位的角度研究陌生化。

第三,他根据叙事文本中事序结构与叙述结构的关系探讨对常规的背离。

第四,他用陌生化的理论对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新的解释。

总之,俄国形式主义在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对文学批评的原则、功能等问题的看法带有强烈的反传统色彩。俄国形式主义虽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影响是深远的。他们不仅对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显而易见,而且在新批评乃至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中也可以看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先驱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