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之蜂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者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kuí),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原文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炳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死。然后连房刳取②,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④也固宜。

词解1.血指:伤指。

2.连房刳取:把整个蜂巢割取下来;刳:剖开。

3.郭索:形容蟹急速爬行的样子。

4.殒:死。

5.窟:做窝

6.踪迹:跟踪寻找,动词

7.之:的

8.悉:全都

翻译淮北蜂很毒,尾巴上的刺可以杀人;江南的螃蟹很威猛,它的螯可以抵挡老虎。然而采蜂蜜的人不须与毒蜂争斗,而捕捉螃蟹的人没听说过伤手指。

蜜蜂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发现了它的所在,就在夜晚拿着烈焰燃烧的火炬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飞向火焰,全部死亡。然后(人们)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来。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在水边上放一盏灯,螃蟹争相爬行,全都是俯身捡拾即可。

只知道趋炎附势,而不能安于居住的地方,它们的死应当如此。

感悟趋炎附势者死,其愤世嫉俗的立意虽好,可现实情况并不尽然啊!按成功率来说,趋炎附势者飞黄腾达的比率应该是高吧?

人们宣扬、崇尚、认同的是坚持真理、不媚权贵,但现实却正好相反。

道理一昧地趋炎附势,最终是得不到好结果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