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边肋毛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药材名】膜边肋毛蕨

【拉丁名】Ctenitis clarker (Bak. ) Ching.(原植物膜边肋毛蕨)

【名称考证】密鳞鳞毛蕨,纤毛鳞毛蕨,贯众

【科目来源】三叉蕨科植物

国内分布:产四川(峨眉山、天全、二郎山、大相岭、冕宁、洪溪、峨边)、云南(丽江、德钦、贡山)、贵州、广西(大苗山、兴安、容县)、西藏东南部(波密、墨脱)。

国外分布:印度北部、锡金、不丹、缅甸也产。

【药用部位】膜边肋毛蕨的根茎。

【性味归经】苦,凉。入大肠经。

【功效分类】清热药,清热解毒药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驱杀绦虫。用治热毒壅盛之痈疽疮疖、或无名肿毒、湿热内注肠腑之湿热下利、里急后重。有较好的杀虫之力,尤善驱杀绦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