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
喋1 [dié ㄉㄧㄝˊ]
[《广韵》徒协切,入帖,定。]
多言;言语烦琐。参见“ 喋嗫 ”、“ 喋聒 ”、“ 喋喋不休 ”。
喋2 [dié ㄉㄧㄝˊ]
[《广韵》丁惬切,入帖,端。]
[《广韵》徒协切,入帖,定。]
“ 啑2 ”的被通假字。
流血貌。亦指流血。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於时国累卵, 楚 夏 血常喋。”参见“ 喋2血 ”、“ 喋2盟 ”。
喋3 [zhá ㄓㄚˊ]
[《广韵》丈甲切,入狎,澄。]
口开合;吮吸。参见“ 喋3呷 ”、“ 喋3血 ”。
【喋2血】形容杀人流血很多。《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论》:“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所闻矣。”《汉书·文帝纪》:“今已诛诸 吕 ,新喋血京师,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杀人流血滂沱为喋血。’喋……本字当作蹀,蹀谓履涉之耳。”《旧唐书·武元衡传论》:“嫉恶太甚,遭罹不幸,倳刃喋血,诚可哀哉!” 宋 岳飞 《五岳祠盟记》:“北逾沙漠,喋血虏廷,尽屠夷种。”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下民无不乐平和,而在上者乃爱喋血,驱之出战,丧人民元。”参阅 清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足部》、 周寿昌 《汉书注校补》卷三。
【喋3血】吸血。 清 曹寅 《蚊》诗:“孤飞长喋血,老喙漫生花。”
【喋3呷】水鸟或鱼类聚食貌。 明 刘基 《为丘彦良题牧溪和尚千雁图》诗:“眠沙卧草鸣且翺,喋呷藻荇乱蓬蒿。” 郭沫若 《归去来·浪花十日》:“山下有一曲池塘,有小鱼在水面喋呷。”
【喋聒】谓多言扰耳;噜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种梨》:“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姐妹易嫁》:“姊怒曰:‘小妮子,亦学人喋聒!’”
【喋喋】1.多言;唠叨。《史记·匈奴列传》:“磋土室之人,顾无多辞,令喋喋而占占,冠固何当?” 北周 庾信 《拟连珠》之七:“盖闻膏脣喋喋,市井营营,或以如簧自进,或以狙诈相倾。” 清 戴名世 《潘木崖先生诗序》:“至其诗词之雅健工绝,则人皆能道之,而不必小子之喋喋也。”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他没有说完,可是他忍不住听下门外的他底大妻底喋喋的讥笑的声音。”2.形容众多;平凡。《魏书·羊深传》:“苟经明行修,宜擢以不次,抑斗箕喋喋之才,进大雅汪汪之德。”《南史·沈约范云传论》:“喋喋黔黎,命悬晷刻。”
【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喋喋不休地问他不知多少难以回答的有趣的傻话。” 沙汀 《困兽记》二六:“他一路喋喋不休,而且,他的话语几乎各自不相联属。”
【喋2盟】谓歃血盟誓。 汉 刘向 《说苑·权谋》:“ 赵简子 使 成何 涉他 与 卫灵公 盟於 鄟泽 , 灵公 未喋盟。”
【喋3噏】聚食貌。 郭沫若 《路畔的蔷薇·水墨画》:“海水的蓝色浓得惊人,舐岸的微波,吐出群鱼喋噏的声韵。”
【喋嗫】耳语;私语。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豫》:“喋嗫处曜,昧冥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