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章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楚辞章句

《楚辞》注本。东汉王逸注。《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原为十六卷,王逸增入己作《九思》一卷,改编为十七卷。书中对《楚辞》各篇作了文字注解,记述了各篇的创作由来和作者经历。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

前16卷注释屈原至刘向的作品,第17卷注释王逸自作的《九思》。关于《九思》注,宋代洪兴祖怀疑是其子王延寿所作,《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王逸自作。

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1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县)人。他生长在楚地,对屈原的遭遇,异代相感,深表同情,读《楚辞》而伤悯屈原,故作《楚辞章句》。

2 原书为十六卷,现在流传的是十七卷本。每篇都有序文,旨在说明作者和写作时间,简释题意,阐述创作意图。

3 本书在资料训诂方面,保存了不少汉代以来的旧说,对《楚辞》中的方言土语,多能指出,说提供的资料和线索,起着大辂椎轮的作用。

4《抽丝》以下诸篇的注文中,往往隔句注韵,可为研究古韵的参考。

5 在《楚辞》的思想和艺术评价方面,王逸把怨刺看作是屈原作品的价值所在,这较之以前刘安、班固等人来得深刻;而指出《楚辞》继承《诗经》,采用了比、兴手法,也不失为创见。

6 缺点在于,有不少悬断臆测,穿凿附会之处。评价屈原作品和尊经的思想结合在一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