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马盟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候马盟书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为巩固自己的势力,夺取霸主地位,诸侯们经常通过盟誓活动团结文臣武将来加强实力。盟书(又叫“载书”)就是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互相之间,诸侯与大夫之间,向神盟誓时写在策上的文字,上面记载了盟誓活动的内容。盟书通常1式2份,1份在盟府,1份则埋入地下,以示有神灵作证,不得反悔。1965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山西侯马发现了1份盟书,由此称为“候马盟书”。

候马盟书用玉片做成,出土共有5000多件,每件大小不一,雕刻细致,用毛笔书写,字迹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相似,大部分为红色,也有黑色,比较清晰。字数有多有少,多达200字,少则10多字。候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赵殃与大夫们订立的文字条约,要求参加者效忠盟主,共同抗击敌人,不再扩充财产土地,不与敌人来往。

候马盟书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和文字,研究晋国历史,以及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情况有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