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蹄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马蹄螺

英文名: Trochus niloticus

俗名: 公螺

产地及产期:

生活于低潮线至浅海的珊瑚礁岩石上。产于海南岛文昌、琼海、万宁、三亚沿海,见于我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日本、印度支那半岛也有分布。肉可食用。

介绍:

马蹄螺科 Trochidae

壳大坚厚,锥形,螺旋部大。每一螺层的上半部有3-4条由粒状突起连成的螺肋,在缝合线的上方,螺层下半部有一列粗大的瘤状突起。壳灰白色,具紫红色火焰状花纹。壳底平,口斜,外唇简单,内唇厚,扭曲成S形,靥角质。

资源量 历史上我国在南沙的产量约100吨,1950年后,琉球、菲律宾、马来亚等地渔船在南沙大肆滥捕,资源迅速下降 ,1954年产量仅10吨。西沙群岛 年产量约50吨,产量尚保持稳定,但分布在浅水区的数量已经减少,个体也越来越小,资源有受到破坏的迹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