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鳞半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鳞半爪 ( yī lín bàn zhǎo )

解 释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出 处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残缺不全

示 例 1、峻青《夜宿灵山》:“未必全都知道这一段历史,即使知道~,印象也不一定就怎么深刻。”

2、清·叶廷琯《鸥波渔话·莪洲公诗》 :身后著作,年久多散佚,余遍为蒐罗,仅得诗三帙,丛残不具首尾,于诸集殆不过~耳。

近义词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反义词完美无缺、十全十美

故 事 唐朝时期,白居易请诗人元稹、刘禹锡、韦楚到家里做客,建议赋诗饮酒,以《金陵怀古》为题作诗。刘禹锡因官场不得志就作一首《西寒山怀古》,怀古叹今,意味深长。白居易赞叹道:“我们四人下海探宝,你得龙珠,我们只得一鳞半爪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