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姚雪松

CCTV-2主持人姚雪松性 别 男

经历:华北电力大学燃输专业

干过电厂技术员、电台DJ、电视摄像、电视编导、节目主持人

对我而言,电视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没有她的诱惑,可能我会在国家的某个设计院纠缠于理性的思维中,或许会在某个学校的讲台上高谈阔论,也有可能我仍然是工厂里的一颗螺丝钉辛勤劳作着……本以为高等数学的逻辑,大学物理的严谨会给我一个按部就班的生活,可是电视却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给了我无时不在的新鲜和冲动。

体验是财富,电视是给你这种财富的人。作了七年的电视人,体验过《新闻调查》记者遭受恐吓的惊险,感受过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潮起潮落,体验过企业家的激情、创业者的冲动,经济学家的睿智、社会学者的尖锐,更是体验了现场直播从刺激到驾轻就熟,谈话节目从紧张生涩到谈笑风生。甚至经常跟朋友们玩笑:主持人,不过是个熟练工种……

哈哈!其实我是个大富翁!

新栏目是诞生在新年的孩子,面对她好像又感到七年前刚刚跨进电视圈时的欣喜若狂。经济与法,法说经济,又是一次新的体验。我把她当作是新年带来的礼物,当然也会把她完整地展现给你。

6月12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著名主持人姚雪松校友回到母校举行报告会,为即将离校的毕业生讲述如何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身份转化和调整自身的心态。

姚雪松动情地回顾了自己眷恋的大学生活,他于1988年进入机械系学习,那是最美好的回忆。毕业后,他回到家乡进入牡丹江市第二发电厂工作,最初的想法是要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但他逐渐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电厂的工作。

在他进入电厂两年后,一个机会的出现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招聘业余主持人。由于在学校有在广播台播音主持的经验,加上自己对广播主持的爱好,他决定去电台应聘,最终被顺利录取,成为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业余主持人。在电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又正值牡丹江发电厂的电视台正好缺人手,他凭借在当时电厂艺术节上的优异表现又顺利地进入了电厂电视台。他始终坚持着要走出电厂的信念,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一步步地成长,他的人生轨迹开始从电厂转向了传媒。

进入电视台后,他接受了广播电视的培训,这次培训为他的人生又打开了一扇窗,电视对他来讲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他开始对电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1992年底,他进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的短训班进行学习,在这期间,他又一次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他想做一名电视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善变”的人,但他的善变是自己对未来一步一步的规划。

1995年,姚雪松进入了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研究生班,在念研究生的这两年里,他结识了更多专业的人员,用他自己的话说也算“半个圈内人”。当时班里的人集体策划了中央2套一个名为《商务电视》的栏目,这个栏目策划了两年,面临着资金、前景种种困难,很多人选择了离开,但姚雪松坚持了下来。他的坚持让他最终获得了成功,《经济与法》的开播让他的新闻事业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说,坚持就像是等公车,有人会选择放弃坐车,有人会选择走到下一站,也许结果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原地坚持的人一定能等到车。他认为,没有人会盲目的坚持,任何坚持都是有目标有底线的,但一旦认定目标就要坚持下去。

姚雪松学长以亲身经历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探讨了今后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在现场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在场同学都受益匪浅,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多了一些准备和自信。

姚雪松,1991年毕业于原华北电力学院机械系,曾在黑龙江省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担任节目主持人,现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