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谐铎》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12卷,共122个故事,《谐铎》的作者是清代中叶戏曲作家沈起凤。据有关资料记载,沈起凤生于1741年,字桐威,江苏吴县人。《谐铎》的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练生动,深藏哲理。作者痛感社会的黑暗,人世的险恶,在《谐铎》中锋芒毕露的是强烈的现实批判性、警策性。基于这一宗旨,《谐铎》中的故事大量的是揭露病态社的世相。《谐铎》的每篇故事,非神即鬼,非精即怪,有警诫,有讽喻,各篇独立,言简意深。作者借题发挥,对于社会病态的解剖,人情世态的揭露,寓庄于谐,颇具功力。

选段·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入誉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今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劫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急欲面陈。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为纱帽下之窃贼乎?请即解组去。”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逐渐愧罢官而去。

(清•沈起凤《谐铎》)

选段译文

南昌有个人,他的父亲为国子监助教(学官名),他跟随父亲生活在京城。偶然一次经过延寿字街,看到书店中有一个少年正在数着钱买《吕氏春秋》,正好有一个铜钱落在地上。这个人偷偷用脚踩上,等到少年离去然后弯腰去拾起来。旁边坐着一个老翁,注视他了很长时间,忽然起来问这个人的姓名,然后冷笑而去。

后来者个人以上舍生(科举名词)的身份进入誊录馆,通过面试任命,得到江苏常熟县尉的官职。于是整装去上任,拿着名帖拜见上级。当时汤潜庵先生,是江苏的巡抚,这个人十次求见都没成。巡捕传来汤大人的话说,这个人不必去上任了,因为汤大人已经上奏弹劾他了。这个人问弹劾他什么事?回答说:“贪心。”这个人想自己还没有上任,哪来的赃款呢?一定有误会。急忙要面见辩解。巡捕进府禀报,又传汤大人的话说:“你不记的当年书店中的事了?当秀才的时候,尚且视一文钱如命;如今侥幸去作地方官,能不搜刮索贿,做一个戴纱帽的劫匪吗?马上解任走吧,别使一县的百姓都痛哭!” 这个人才醒悟当时问他姓名的老翁,就是汤潜庵汤大人,于是非常惭愧辞官走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