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

中国古代哲学

书 名: 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张建安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535756169

开本: 16开

定价: 32.00 元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哲学》内容简介:哲学是什么?不同的哲学传统有不同的答案。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哲学传统。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时代,而古希腊时代的哲学包含着一切学问,是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与热爱。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人对哲学有了不同的理解,哲学曾成为神学的附属。近代以来,哲学领域更发生巨大变化,科学革命促使自然科学与哲学分离开来;其他学科,如社会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也都纷纷独立,脱离哲学的怀抱。最后,哲学成为人们专门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国哲学萌发于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的第一个统治者是周武王,但他在位很短就病逝,国家的统治权转到他的弟弟周公手中。周公是个了不起的伟人,在他之前,“尊神、敬鬼”是中国的主要思想,周公制礼作乐,维系社会的平衡与团结,使世人关注的重心从鬼神转向人事。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

春秋末年的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其学生达三千人之多。孔子推崇周公的礼乐,并提出以仁义治国的主张,开创了中国最重要的哲学门派——儒家。

儒家成为官学以后,其经典著作被广泛推广,其他哲学门派多潜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次,有的也融合在儒家思想当中。

那么,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眼中,“哲学究竟是什么”?要搞清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内涵。

图书目录引言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

有为——入世的哲学

“傻子”的精神

从修身说起

为学之道

“为人”与“处世”

“仁”者“爱”人

“义”者“宜”也

礼与法

知与行

从“小我”到“大我”

忧患意识

无为——出世的哲学

辩证统一的哲学思维

逍遥自由的哲学宗旨

独立超俗的人生态度

养生达生的人生追求

融通与张力——为“人世”与“出世”搭一座桥梁

统“一”之道

“融”通之道

“和”谐之道

变“易”之道

无所不在的永恒魅力

兵法中的哲学

中医中的哲学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