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城
少城,又称满城,位于成都城区西部,是清朝时朝廷为八旗兵及其家属专门修建的“城中城”。平定三藩之乱后,成都地区的八旗兵逐渐增多,于是清政府在1718年在成都城西部修建了满城,由于处在战国秦张仪修建的少城遗址上,故人称“少城”。
少城周长2250多米,城墙高4.3米,有5座城门,其中以大东门最为壮观,上面悬挂着“少城旧治”和“既丽且崇”两块匾额。有一个校场。少城大致范围是:北起小北街和八宝街,南达小南街和君平街,东至东城根街,西抵同仁路。共有官街8条,兵丁胡同33条。从空中俯瞰,整个少城布局如同一蜈蚣,将军衙门是蜈蚣头,一条长顺街是蜈蚣身,其余兵丁胡同是蜈蚣脚。少城最多有八旗兵2万多人,加上家属有3、4万之众,相当于一个小城市规模。终清一世,少城不准任何汉人进入,就连四川最高军政长官——总督也无权过问少城事务,可以说,少城简直是个独立的小王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八旗兵解散,少城也因此被拆除。现在只有宽窄巷子还保留着当时少城的一些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