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家训

【寻根溯祖】
钱(qián)姓
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钱氏列入"以官为氏"类,说:颛帝曾孙陆终生彭祖,裔孙孚,周钱府上士,因官命氏焉。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陆终是颛顼的曾孙,他的妻子怀孕三年,剖腹产,生出6个儿子,"三曰彭祖"。彭祖是有名的大寿星,《世本》说他"姓笺,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他的后裔彭孚,在西周任钱府上士(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官名,周代士有上士、中士、下士)彭孚以官职为姓氏,就是钱氏。因西周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彭孚必在京为官,故钱姓形成于陕西。
【姓氏分布】
钱氏早期除部分分布于今山东、河南等省外,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秦朝有御史大夫钱产,子孙居下邳。西汉徐州人钱林,因王莽专政,弃官隐居长兴陂门里。钱逊,因避王 莽乱,徙居乌程。唐初,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有中原钱姓钱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宋元时期,钱氏发展到今广东、四川、安徽、湖南等省。明清时期,今上海、云南、湖北等省市均有钱氏的聚居点。从清代开始,居住在闽、粤及沿海的钱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徙居海外者。
唐末杭州临安人钱谬,任镇海节度使,896年击败董昌,据有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地区,于907年被后梁封为吴越王,他自称吴越国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兴修钱塘江及太湖水利工程,有利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吴越国公传5主84年,末代国君为钱谬之孙钱叔,于978年献所拒之地归北宋,被封为邓王。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钱氏政权。
【历史名人】
钱 谬:五代政治家,吴越国的创立人,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居梁时被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
钱 起:唐代大诗人,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年间考中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朗士元齐名,世称"钱朗"。有《钱考功集》
钱 易:北宋钱姓成名最早的名人,浙江人,十七岁时考取进士,时人称他"有李白才"。
钱乐之:南朝宋太史令,元嘉中奉诏铸造原为东汉张衡创制的浑天仪,后又作小浑天仪。
宋末元初有画家钱选、明代有学者钱德洪、画家钱谷、明末清初钱谦益、清代有藏书家钱曾、学者钱塘、文字训诂学家钱大昭,史学家钱大昕,画家钱杜、篆刻家钱松、近现代有植物学家钱崇澍。
现代有钱基博,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其琛,钱永健,钱文忠 。
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钱氏家训:
个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
忘。程子之中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
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
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
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
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
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
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
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
,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忠厚传家,
乃能长久。
社会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
纷。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
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
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
为附和。
国家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
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
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
,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
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
,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
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
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原载《剡西长乐钱氏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