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士提纳
普里士提纳,或普利斯提纳(Приштина、Prishtinë)是一个目前属于塞尔维亚的都市,科索沃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距离南方的马其顿共和国首都史高比耶约80公里、离东北方的塞尔维亚第三大城尼修约95公里。在20世纪末期在科索沃战争中遭到重大的伤害,现在展开复兴作业。
人口当地居民以阿尔巴尼亚人为主。但是在科索沃战争的时候,许多的阿尔巴尼亚人遭到杀害。此外还包括塞尔维亚人、波士尼亚人、罗姆族等。在市中心有中古时阿尔巴尼亚的英雄乔治·卡尔特里奥蒂(Gjergj Kastrioti)像,战后塞尔维亚人为了害怕受到报复不少人迁出此处。
在2000年作的统计,普里士提纳约有55-60万人。
历史从中世到近代
中古世纪普里士提纳就是塞尔维亚王国的首都,是巴尔干半岛的重要交易据点。在1398年的科索沃之战中奥斯曼土耳其击败了塞尔维亚王国,于是普里士提那进入了伊斯兰的统治范围。虽然塞尔维亚被击败了,但是却让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一世阵亡,于是这场战争在近代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被神化。结果在近代的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高扬的时候,包含普里士提那和柯索沃,变成了塞尔维亚民族历史的象征地区。
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被保有对于基督教的一定尊重。但是在17-18世纪之间,因为宗教的理由塞尔维亚人移居到奥地利去居住,所以此地区变得人口稀少,因此穆斯林的阿尔巴尼亚人开始移居至此。于是形成了今日居住的人是阿尔巴尼亚人,但是历史上却和塞尔维亚有链结的构造。19世纪末,包含普里士提纳等数个地区,阿尔巴尼亚民族运动勃兴,普里士提那这个地区也成为了该民族的象征之ㄧ,因此埋下了科索夫纷争的种子。
近代到现代
普里士提那在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奥军占领,战后重新复归塞尔维亚的统治之下。但是塞尔维亚本身却成为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一部份,并且在战时改称为南斯拉夫王国,普里士提那也在其支配之下。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普里士提那被意大利军和德军给占领,在1944年被盟军以游击战的方式光复。
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领导南斯拉夫的强人铁托在1980年死去,塞尔维亚境内民族主义高扬。顺应这股风潮,科索沃自治及和阿尔巴尼亚合并的呼声也响起,因此塞尔维亚政府使用武力镇压的强硬对策反击。这种压抑阿尔巴尼亚语等手段以达到压制民族的行为,在旧南斯拉夫解体之后更严重,最后在1999年的科索夫纷争中,塞尔维亚以军事行动介入,杀害了大量的阿尔巴尼亚人,政府机构也受到莫大的损伤。因此北约决定以军事的方式制裁,攻击普利士提那等地的塞尔维亚军事设施。战后,联合国的科索夫临时统治机构(UNMIK)亦设置在普里士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