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业
姚宏业
姚宏业(1881-1906)近代民主革命者。字剑生,湖南益阳下梅塘(今益阳县欧江岔乡北平村)人。1904年赴日留学,设路矿学校,首倡保护路矿主权,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因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旨在禁止中国留学生活动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回国,在上海与秋瑾、于右任租屋开学,创办中国公学,开民间自办新学之先河。后因经费、校舍困难,加上诽谤流言,遂于清明日(3月7日)陈天华灵柩抵达上海之后于黄埔江投江而殁。
1906年夏,湖南同盟会员禹之谟等将二人的灵柩运往长沙。1906年5月23日,二烈士遗骸运抵长沙,民众不顾当局阻挠,于29日(阴历闰四月初七日)公葬二烈士于岳麓山“以彰义烈”。是日,长沙全城学生出动,送葬队伍几万人,长达10余里。“送葬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观之,全山为之缟素”。“清朝官绅咸为属目,以为民气伸张至此,其祸至足以沦宗社”。

宁调元之《清明忆亡友姚宏业》
望渺渺兮隔海溟,鲸鲵未斩浪花腥。
杜鹃啼血千山紫,春草连烟万里青。
百二山河同败絮,两三亲友各飘萍。
伤心又过清明节,樽酒招魂何处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