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qīnɡ zào

卿皂

大小官吏。 宋 郑清之 《文房四友除授集·竹溪林史君代陈玄谢启》:“磨湼岂无,恪守磷缁之训;方圆俱可,肯贻卿皂之讥!”

卿: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说文》

诸侯之上大夫卿。——《礼记·王制》。注:“上大夫曰卿。”

卿大夫豹饰。——《管子·揆度》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礼记·王制》

有卿之名。——《国语·晋语》

五大夫三卿。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

荐笏言于卿士。——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王公卿相。——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有卿士。——清· 周容《芋老人传》

卿相(指中央行政机构的长官);卿贰(侍郎的别称;次于九卿的少卿。清代一般为三品到五品的虚衔)

皂: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

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

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

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

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

皂衣(借指下吏);

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

皂班(泛指差役);

皂人(古代养马的下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