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胆红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游离胆红素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降解产物血红素没有在肝脏与葡糖醛酸结合生成葡糖醛酸胆红素。

2,游离胆红素又称“间接胆红素”,即未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血红蛋白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破坏后分解为胆绿素,再还原成胆红素进入血中,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而被转运,称为游离胆红素。呈黄色,分子量为585,毒性大,难溶于水,对重氮试剂呈间接反应,不能由肾脏排出。

参考值:1.0-20.0 μmol/L

临床意义:游离胆红素增高,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游离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

输血错误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游离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参考:

1、胆红素总量增高、游离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

2、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

3、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