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读音:rén shén gòng fèn

注释: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出处:唐·骆宾王《讨武曌檄》:“人神之所共忌,天地之所不容。”

五代·后晋·刘昀等《旧唐书·于柚传》:“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极为愤怒。含贬义

范例:恶已贯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回)

近义词:民怨沸腾

故事: 唐朝时期,湖州刺史于頔重修西湖灌溉工程,让百姓受益匪浅。他任苏州刺史时下令拆除神庙,破除迷信。他的政绩卓著,为人比较专横,死后唐宪宗赐号“厉”。他的儿子请唐穆宗改“厉”为“思”,太常博士王彦威说他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