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刘玉贵

刘玉贵(1879—1962) 字鸿雁。因排行老三,人们多称“土陶匠刘三”。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今建新村)人。是清朝末年闻名遐迩的土陶艺人,终生未娶。一生创作的土陶工艺品品种繁多,且造型奇特,融石刻、铸铜等艺术精粹于一体,

独具一格。创制的各种土陶模具花纹图案凝重流畅,质朴隽秀,具有浓郁的乡土艺术韵味,很受民众的喜爱,在当地及滕县、沛县、微山一带颇有名声。流传下来的土陶艺术品有三大类:一是祭祀用品类。有大、中、小各类香案,香牌、香炉等;二是赏玩类。有中、小站狮,卧狮、站虎、卧虎、猪、狗、蟾蜍、鱼、鸟、泥哨、泥鼓等;三是生活用品类。有八角盆、大小汉纹罐等20多个品种。失传的品种有酒鬼、八戒、阖盒、钱闷子(攒零钱用的)等。1982年,枣庄市二轻局工艺美术研究所、西集镇文化站对其散落在民间的工艺品进行了抢救性收藏。山东美术馆和山东省二轻厅在北京联合主办的“山东省民间工艺美术品展销会” ,900多件复制的刘玉贵土陶艺术品,三天之内被抢购一空,其制品远销日本、美国及东南亚许多国家。日本专家激动地向展销会工作人员说:“我们一定把它忠实地介绍给日本人民。”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在北京召开中外专家学者座谈会,专家们鉴定:“刘玉贵土陶艺术品是土陶艺术品独系发展起来的稀有的土陶艺术品种,不可多得。”

1962年刘玉贵病故,终年83岁。人们为纪念这位对伏里土陶业有卓越贡献的艺人,把村后的小河称为柳(刘)河。

刘玉贵

男,1954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张家口市文联副主席,张家口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

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作出了显著的教改成绩,在省级以上发表、获奖音乐作品30多件,创作了《我们盼着丁香花儿开》等近百首歌曲。1986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园丁荣誉称号”,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992年被市政府授予“十佳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中央教育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先后以“走向音乐的殿堂”和“山城飘来的歌”等两部专题片在全国播出他的优秀教改事迹。主要作品有:《我们盼着丁香花儿开》、《只属于中学生时代》、《西豁子小学校歌》等。2000年被授予张家口市“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2003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抗非典先进个人”。2005年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拔尖人才”。

刘玉贵,男,江西赣州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1996年9月-2000年7月在安徽财经大学商品学系学习,毕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1月在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习,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至今已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出版合著一部,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课题一项。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当前研究兴趣:中国开放型经济;国际直接投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