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猛隼

【物种信息】中文学名: 猛隼

中文目名: 鹳形目

中文科名: 隼科

中文属名: 隼属

同物异名: Falco severus Horsfield,1821

拉丁文目名: CICONIIFORMES

拉丁文科名: Falconidae

拉丁文属名: Falco

拉丁文种名: sever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Horsfield, 1821

英文俗名: Oriental Hobby

【形态】猛隼的体形大小与燕隼差不多,也是小型猛禽,体长25—30厘米,体重180—249克。头部和飞羽为黑色,其余上体均为石板灰色,颊部、喉部和颈部的侧面等均为棕白色或皮黄白色,其余下体包括翅膀下面为暗栗色,没有斑纹,与燕隼明显不同。颊部全为黑色,也没有髭纹。虹膜为黑褐色,嘴淡蓝灰色,先端黑色,跗跖与趾为黄色,爪黑色。

【分布】猛隼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等地,在我国仅分布于广西、海南、云南和新疆的少数地点。各地均极罕见,其中在云南为夏候鸟或留鸟,而海南东方的记录仅是早期文献的记载,新疆的记录也可能是鉴定有误,或者是偶见的迷鸟。

【习性】猛隼栖息于有稀疏林木或者小块丛林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但很少在茂密的森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尤其是在清晨和黄昏最为活跃。主要以鞘翅目昆虫、小鸟和蝙蝠为食,也吃老鼠和蜥蜴等。主要在空中一边飞行,一边追捕猎物,捕到后直接带到树上去啄食。

叫声:似黄爪隼的哭叫声kekekeke。

【繁殖】繁殖期为4一6月。通常利用位于陡峭悬崖边上的高大树木上的乌鸦以及其他鸟类的旧巢,偶尔也在悬崖的岩石边自己筑巢,但巢极为简陋而粗糙。每窝产卵3—4枚。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5天。

【濒危等级】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I

生效年代: 1997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