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引力常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高斯引力常数

高斯引力常数是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引入的以太阳系为单位的引力常数,其好处是不需要准确地知道在常用单位(如公制单位)下的太阳系的尺度或是太阳和行星的质量,就可以精确地描述行星的运动。

高斯使用下列的单位:

长度(A):天文单位(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平均轨道半径)。

时间(D):平太阳日(相对于太阳,地球绕轴自转的平均周期)。

质量(S):太阳质量。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使用于地球的运动,他推导出他的引力常数:

k = 0.01720209895 A3/2 S−1/2 D−1.

在1939年,国际天文联合会采纳他上述的数值作为天文学上的常数,由此推导出天文单位,并不再实际定义地球到太阳的轨道。在近代的天体历,地球的平均轨道轴比1天文单位略长一些,而且恒星年比1高斯年略短一些。

高斯并未完全了解实际的平太阳日会逐渐增长,和未察觉时钟速率在相对论上的区别。以这个常数定义的日稍后被作为星历时的依据,以这个常数定义的一日的1/86,400做为星历时秒的单位;并且在现代的用法是作为重心动态时间(TDB)的单位,并且历表时秒的长度如同地球表面上的计时器测量的秒,被做为公制中秒的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