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嫦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嫦娥
嫦娥

嫦cháng娥é

简介嫦娥[1],女性,神话中的人物。是太羿(后羿)的妻子。嫦娥原本叫姮娥,是在西汉的时候,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称嫦娥。

美貌非凡,后飞天成仙,住在月亮上的仙宫。

嫦娥

姮娥墓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的天台山上,陪伴在大羿墓的旁边。据说大羿与姮娥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飞天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大羿统一了东夷各部落方国,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由于该国家为众多崇拜太阳的部落方国所组成,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十日国”。

十日国的地望位于东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南部(见“《山海经海外东经》地望考证”一文)。现在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为十日国的都城。尧王城遗址南侧的天台山(现为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还有太阳石、太阳神陵、老母庙、老祖像、日晷等许多太阳崇拜的遗迹。

大羿和她的妻子姮娥(后来演绎为飞天的嫦娥)死后就葬在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上。当地人称之为大羿陵。

《准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初学记》卷一引古本《准南子》,于“姮娥窃以奔月”句下,尚有“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十二字,今本并脱去。姮娥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二”之常羲。古音读羲为娥,逐渐演变为奔月之常娥。《文选》注两引《归藏》,均谓常娥服不死药奔月。知常娥神话古有流传,非始于《准南子》。又《准南鸿烈集解》引庄达吉云:“姮娥,诸本皆作恒,唯《意林》作姮,《文选》注引此作常,准南王当讳恒,不应作恒,疑《意林》是也”。汉文帝名恒故讳之,知姮娥作恒娥,而恒亦即常之意。《集解》又引洪颐煊云:“说文无姮字,后人所造。”

民间的传说又略有不同,大体谓嫦娥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流泄。

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趁大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也有一种羿与后羿区分的说法,此说法来源于《天问》。

《天问》中以“羿焉彃日?乌焉解羽?”出现的羿,之后穿插了五问之后才又出现那个“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冯珧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的“后羿”。 也就是说,一种所谓“民间传说”的后羿的妻子是“纯狐”而不是“嫦娥”。

而后羿很有可能就是嫦娥的夫君羿的后人,因为也善射,同族,故被人称为后羿。

简介

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嫦娥
嫦娥墓

到了帝尧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没有了食物。同时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开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尧命令大羿将凿齿处死在畴华之野,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将大风战败于青邱之泽,射掉天上多余的太阳,杀死猰貐,将修蛇斩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豖希。万民欢喜,拥戴尧为天子。

后来,大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大羿团聚。

大羿听说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界与大羿在月桂树下相会。据说民间有好多人都曾经听到大羿与嫦娥在月桂树下窃窃私语呢。

嫦娥
大羿陵

故事出处:

出自汉代《淮南子。外八篇》: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妲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豖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据史料记载,大羿统一了东夷各部落方国,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由于该国家为众多崇拜太阳的部落方国所组成,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十日国”。十日国的地望位于东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南部(见“《山海经海外东经》地望考证”一文)。现在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为十日国的都城。尧王城遗址南侧的天台山(现为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还有太阳石、太阳神陵、老母庙、老祖像、日晷等许多太阳崇拜的遗迹。大羿和她的妻子姮娥(后来演绎为飞天的嫦娥)死后就葬在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上。当地人称之为大羿陵。经常有人混淆大羿和后羿的区别, 大羿是帝尧时期的人物, 是嫦娥的丈夫,而后羿是夏启之后的人物。

嫦娥和《西游记》的关系

嫦娥

天河里的天蓬元帅由于酒醉调戏嫦娥,被贬下界错投猪胎成为后来的猪八戒。嫦娥的玉兔下凡成妖作怪,后被太阴星君和嫦娥降伏收回月宫,除去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一难。

古诗词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全部注释

嫦娥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刘、余《集解》云:“悼亡说最不可通。……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嫦娥窃药奔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故嫦娥、女冠、诗人,实三位而一体,境类而心通。”

宋代苏轼在《水调歌头》词中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有人把李商隐的诗意和苏轼的词意合起来。作一副对联,对她的奔月进行概括:“灵药应未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几时有,怕琼楼玉宇,依依高处不胜寒。”

“嫦娥”工程

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嫦娥

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05分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已于2009年3月1日16:13:10减速、下落、撞击……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

在撞击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CD相机传回实时图像,图像清晰。

“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显示了中国卫星发射技术的新成就,更显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又一巨大进步,但是,从人文的角度看“嫦娥一号”探月,也许更实用,也更有意义。

来一次天文知识的学习。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太阳和月亮究竟代表着什么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和其他天体的关系是什么,宇宙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尽管地球很大但是也很渺小,借助最近对“嫦娥一号”探月的好奇和欣喜,多掌握一些天文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嫦娥一号”探月的天文意义。

来一次航天知识的温习。什么是人造卫星,人造卫星分哪些类别,人造卫星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运行轨道是什么,世界各国首颗卫星发射是什么时候,人造卫星的用途是什么,中国的人造卫星历史渊源怎么样,温习这些人造卫星知识,从航天的角度理解为什么要实现“嫦娥一号”探月。

来一次对月亮的文化念想。古今中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和月亮有关的历史典故、传说和作品,月亮已经变成了和人休戚相关的充满人文色彩的具有灵性的天体,感念月亮附加的文化,会让我们对月亮更加充满诗意地敬仰,月亮也是文化的月亮,月亮的人文属性对我们的人性有很大的启迪。

来一次对星空的仰望。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对功名的忙碌追求,我们已经习惯于平视和俯视我们前方的路,但是,我们惟独不习惯仰望星空,一个不善于仰望星空的人,往往缺乏一颗包容和清凉的心,更缺乏一种对宇宙和生命的敬畏感,也因此让我们产生了迷失感和迷茫感,不懂得星空深邃的美,就很难真正理解事业和人生,换个步伐前进,那就仰望星空吧。

来一次对浪费能源的思考。人类热衷于探索月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地球赖以生存的能源已经十分有限,然而月球上有两种资源将会给地球带来重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提供新思路。一是月球上可接收到丰富的太阳能;二是月球矿藏丰富,尤其是富含核聚变燃料氦-3,将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长期、稳定、安全、清洁和廉价的燃料资源。

“嫦娥一号”探月的过程,就是我们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的过程,更是我们展开科学想象的翅膀狂想的过程,还是一种理性思考的过程,多从“嫦娥一号”探月的人文意义来看待探月,我们不但能够收获科学素养,还收获了理性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感悟,这也许比一味的叫好和激动更有意义。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将完成以下四大科学目标:

1、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

3、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并评估月球表面月壤层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

4、探测地月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的绕月探测工程系统届时将实现以下五项工程目标:

⊙ 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

⊙ 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

⊙ 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

⊙ 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

⊙ 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晴天夜夜心。”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先生的这首七言绝句,深沉细腻地描绘了一位美女,盗窃嫌疑犯,幽寂而悔恨,苦涩而悱恻的纷乱思绪。

中国神话并不象古希腊或者古埃及那样系统体系,导致“嫦娥奔月”在流传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版本。部分细节的区别或许无关痛痒,但有些反差却造成了意象的迥异和主旨的南辕北辙。

从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到杨利伟,我们知道了月亮的荒芜。传说自然是无可稽考的,人物也许不过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本就谈不上什么事实的真相。然而比较着数千年中的众说纷纭,不同的情节发展,用现今的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分析比较(毕竟各民族的传说不仅属于文化,还在美学的范畴内),这或许是唯一可见的现实意义。事实上,考虑到即使是确定的历史事件,也往往令后人感叹“世事无常”,这点意义也更加显得微不足道了。

嫦娥工程二期

探月工程二期启动 将发射嫦娥三号、四号

11月12日下午15时,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绕月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发布暨科学数据交接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透露,“嫦娥二号”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

陈求发指出,“嫦娥一号”卫星已在轨运行一周年,完成了工程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一期取得圆满成功!工程的圆满成功,实现了领导小组提出的“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出人才”的目标。

陈求发说,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二期工程主要是研制并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要实现月球软着陆,技术跨越大,工程风险大。为确保二期工程成功,我们对一期工程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命名为“嫦娥二号”,主要是先期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工程风险,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嫦娥三号将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并将选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在科学技术方面,二期工程将实现四个第一,要研制并发射我国第一个地外天体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第一次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地月转移轨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月球内部结构、地月空间与月表环境等探测活动,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测工程系统。

美人春嫦娥也叫姮娥,又有称其姓纯狐,名嫄娥。

嫦娥的身世说法很多,一种说法,嫦娥和常仪是同一个人。“常仪,帝俊妻也。”帝俊就是帝喾,一生下来就会说话,给自己取了名字“俊”。常仪是他四个妃子中的一个,所生的儿子后来还登了基,而且常仪是殂于帝喾之前的。即使当时观念开放,也不可能改嫁为人臣的羿。(一女嫁二夫?)之所以后人会把嫦娥和常仪弄混,是另外有传说常仪,曾被黄帝封为月官。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那常仪就该是曾孙媳妇了。先前说过,中国神祗间传承关系非常模糊,缺乏逻辑而不宜深究,总之是一团乱麻。

另一种说法说她是帝喾和常仪的女儿。一般认为,常仪只给帝喾生养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其中男孩就是不善之君帝挚。女孩姓名史已失传,一般就称作“帝女”。传说帝女与一只叫盘瓠的五色灵犬在南山一起生活了三年,后为其生了六子六女(多胞胎?!)。这些子女后来自相配偶,互为夫妇,又“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他们被看作是“蛮夷”的祖先,正所谓“赤髀,横裙,盘瓠子孙。”当然,嫦娥有可能是常仪收的义女,或者进宫前生的私生女,但只是猜想,并不见著于书。

或许,我们的嫦娥可能并没有背景,不过是普通的小家碧玉甚至村姑。她的脾气性格在各个版本的传说中是截然不同的,或贪婪或忠贞。但唯一可以认定的是,嫦娥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这是大部分故事的先决条件,也是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如何美法,没有岩画陶塑,今人不得而知,无法有直观的认识。况且,审美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着。古希腊的美女们都是直桶腰,三围一般齐整,此以生育为美;到了现代,爱美女性却不惜抽掉几根肋骨,来造就杨柳小蛮腰。即使是近代,欧洲早期开始崇尚苹果般小巧的乳房(见法国枫丹白露画派和德国的老卢卡斯);可看看如今的剀蒂.斯派思(英国模特乔丹),胸部几近人工培育的西瓜。中国的传统审美观更是受冲击颇深,严重西化。照此看来,嫦娥可能臃肿肥胖,脸上都是刺青,单眼皮塌鼻子高颧骨,但这样想象未免太煞风景。笔者假托《诗经.卫风》中《硕人》一篇,白描嫦娥女士的风姿:“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嫦娥秘史之故事篇■汉代嫦娥奔月故事的结局十分怪异,都说美人后来变成了癞蛤蟆

我们所了解的嫦娥,通常只是那个服药私奔的嫦娥,嫦娥嫁给了后羿,好汉后羿却不懂儿女情长,整天忙着射日和打猎,嫦娥独守空房,寂寞难耐,于是偷服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的长生不老药,私奔到了月亮之上。

嫦娥窃服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最晚在战国晚期的占卜书《归藏》中已经显山露水,到了汉代则广为人知,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灵宪》中已经颇具首尾。《灵宪》还提到,嫦娥在偷服了后羿的不死药之后,临行前,还特意去找一位叫有黄的算命大师打卦问吉凶,占卜师打了一卦,告诉她说是吉卦,但行无妨,并且还预言到,此去西天迢遥,或许刚上路时会遇到昏天黑地的阴霾天气,不必害怕,到了后来,嫦娥的后代肯定会繁荣昌盛。

汉代嫦娥奔月故事的结局十分怪异,都说嫦娥后来变成了蟾蜍,也就是癞蛤蟆,汉代人相信月亮中有玉兔和蟾蜍,玉兔不知道有何来历,那蟾蜍肯定就是嫦娥的变体吧。一个窈窕美人变成了丑陋的癞蛤蟆,怎么会是吉卦呢?可见世上的算命半仙都是骗人的,他们的话听不得。不过有黄的卦也许没有说错,人家告诉嫦娥她会后代大昌,那就是生养众多、子孙满堂的意思吧,癞蛤蟆不就是最能生养吗?而儿孙众多在古人的幸福观中是比年轻、美丽更大的幸福。

也许是因为美人变成癞蛤蟆的结局太悖逆常理,也太不合乎人情,于是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到后来,就丢掉了那个丑陋的让人起癞疙瘩的尾巴,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悲欢离合的哀艳故事了。善良的人们,对于历史,总是倾向于只记忆那些美好的故事。

■嫦娥的前夫是赫赫有名的舜,或者说是《山海经》中的帝俊

嫦娥被遗忘的历史绝不仅仅限于上述。其实,在嫦娥奔月这个令人千古伤情的故事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嫦娥的身世绝非像你想象中的那样风清月白,本来嘛,神话都是流传千年的老故事了,其中的人物都是历经数度沧海桑田而摸爬滚打过来的,其历史怎么能够清白呢?根据现存历史文献,我们至少知道,嫦娥在嫁作后羿妇之前,曾有过一次婚姻经历,还有过一次艳遇,嫦娥的前夫是赫赫有名的舜,艳遇的则是一位翩跹白衣少年。

舜就是那个继承了尧的王位的舜。舜出身低微,因为道德高尚,被举荐给当时的天子尧,尧经过多方考察,发现舜治国有方,堪当大任,于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在自己年老退位后把王位传给了舜,这就是历来为中国文人所艳称的尧舜禅让,这个故事记载在《尚书》的《尧典》篇中,被儒家当成中国王道历史的第一页。但是,这个故事实际上并非历史,而纯属神话,这个神话的源头之一,就是那本有名的怪书《山海经》。

舜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帝俊,根本不是人间的德行高尚的王者,而是天上统领众神的天帝,天帝俊有两个妻子,一位叫羲和,《山海经》说她生了太阳,另一位叫常羲,《山海经》说她生了十二个月亮,能够生养太阳和月亮的当然非女神莫属,而帝俊,作为女神的丈夫,而且还是太阳和月亮的父亲,当然也是神,所以说,舜,或者帝俊,原本是天上的神,而非凡间的王。

帝俊的第二位妻子常羲就是嫦娥的前身,因为嫦娥、常羲原本是一个名字,娥和羲二字,在古汉字中的形、音皆同,实属一字之分衍。而且常羲生月亮,表明她是月亮之神,嫦娥奔月的故事当然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嫦娥就是帝俊的妻子常羲,但后羿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跟帝俊拉上关系,所以我们只能说,帝俊是嫦娥嫁给后羿之前的一位“前夫”。至于这其中的隐情,史书无记载,你也不必瞎猜,因为神话原本就是超乎你的想象的。

——————————————

这个观点,是说不通的。

关于常羲的记载,在《山海经》中是这样的: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可以看做是对于十二个月的最初原始概念,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常羲若不是嫦娥呢?众所周知,嫦娥又有姮娥之称,也就是说,常羲虽然发音与嫦娥类似,但是未必就是同一个人——远古时代,无论男女,集成先人名讳的人不占少数,羿与后羿既然都可以是两个人,那么我们把常羲与姮娥也分开来看的话,姮娥很有可能就是常羲的这十二个月亮——当然,有人说,人家是十二个,你这是一个,但是可以略微用大脑想一下就会知道,远古时代的医疗水平和生产水平有限,那么这十二个月亮很有可能就是女孩子的十二种装扮——在一个原始的部落里,母亲为自己的女儿精心打扮出了十二种样貌。

《山海经》又记载: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也就是说少皞生了“般”,般发明了弓箭,而羿则是以射箭闻名的——难道说羿能与般他们平辈么?少皞是鸟王又叫少昊,而生少昊的正是帝俊,那么帝俊的平辈能精通于少昊的儿子发明的弓箭吗——很显然,帝俊在当时是没有能力占有年轻貌美的嫦娥的——但是如果嫦娥是他帝俊的女儿,那么对于自己臣子的抚恤便是把女儿嫁给他,这一点十分符合当时的状况。如果觉得混乱,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看:帝俊的孙子发明了弓箭,他的臣子却最为擅长弓箭——那么这个臣子绝对不会跟他是同龄而相反应该是个比较少年的汉子,身强力壮——所以,嫦娥不是常羲,而是常羲与帝俊的女儿。

■东晋人写下了嫦娥和太白金星之间一段秘而不宣的韵事

嫦娥的秘史绝非到此为止,嫦娥历史中还有风情旖旎的一页,足以和中国历史上任何浪漫故事媲美,只可惜历代文人大都有眼无珠,把这一页轻轻地疏忽过去了。

这个故事记载在东晋时期的小说集《拾遗记》中,故事讲的是嫦娥和太白金星之间一段秘而不宣的韵事。东晋文人文采风流,写这种文字最是当行,原文有诗,复述难尽其韵致,因此我干脆把这一故事的主要情节抄在下面:

……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宴戏,奏便娟之乐,游漾忘归。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浩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著日傍。当其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白帝子答歌:“四维八埏眇难极,驱光逐影穷水域。璇宫夜静当轩织。桐峰文梓千寻直,伐梓作器成琴瑟。清歌流畅乐难极,沧湄海浦来栖息。”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亦曰桑丘氏。

这是一段人神相恋的艳情故事,大意是说,皇娥晚上在璇宫织布,独居无聊,就丢下手头的女红,独自一人乘着木筏游玩,随风漂泊,漂到在烟波苍茫的穷桑之浦,与水际一位英俊的男子邂逅相遇,这位帅哥儿乃是太白之精化身下凡。两个人一见倾心,于是同舟出游。太白抚琴,皇娥唱歌,两情盈盈,乐不思归。皇娥与太白一夜风流,回来后不久,就生了少昊。

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叫皇娥,她是少昊的母亲,少昊在古代神话中也非等闲之辈,他被视为秋天之神、西方之神,与东方的春天之神太昊遥相呼应,太昊是太阳,少昊自然就是月亮,而皇娥是少昊之母,当然也就是月亮之母,也就是《山海经》中的常羲,此其一;皇娥是少昊之母,而在其他古代文献中,则说少昊之母是常仪,也就是说,皇娥又名常仪,常仪和常羲、嫦娥几个词的形、音全同,都是一名之异传而已,此其二;这个故事中,皇娥和太白在西海之滨得到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桑椹,我们知道嫦娥奔月是因为她偷服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的不死药,此其三。

■《聊斋志异》中记录了嫦娥的另一风流韵事

“太原宗子美,从父游学,流寓广陵。父与红桥下林妪有素。一日父子过红桥,遇之,固请过诸其家,瀹茗共话。有女在旁,殊色也。翁亟赞之,妪顾宗曰:“大郎温婉如处子,福相也。若不鄙弃,便奉箕帚,如何?”翁笑,促子离席,使拜媪曰:“一言千金矣!”先是妪独居,女忽自至,告诉孤苦。问其小字,则名嫦娥。妪爱而留之,实将奇货居之也。”

看第一段,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子美弟弟见到了一个“殊色”的美女,美女的“妈妈”要给俩人牵线,而美女的名字叫做“嫦娥”。

“适有寡媪僦居西邻,有女及笄,小名颠当。偶窥之,雅丽不减嫦娥。向慕之,每以馈遗阶进;久而渐熟,往往送情以目,而欲语无间。一夕逾垣乞火,宗喜挽之,遂相燕好。约为嫁娶,辞以兄负贩未归。由此蹈隙往来,形迹周密。”

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来子美娶的确不是嫦娥而是寡妇女儿“颠当”,何况这个颠当的“雅丽不减嫦娥”,证明还是有比嫦娥貌美的,所以子美回家之后才跟这个颠当眉来眼去,凑成一对儿,由此可见,子美也不是什么好人,负心了吧!插嘴:若是我是嫦娥,一定不会再看他一眼了,不然也太没骨气了!但是实事呢?往下看!

“一日偶经红桥,见嫦娥适在门内,疾趋过之。嫦娥望见,招之以手,宗驻足;女又招之,遂入。女以背约让宗,宗述其故。女入室,取黄金一铤付之,宗不受,辞曰:‘自分水与卿绝,遂他有所约。受金而为卿谋,是负人也;受金而不为卿谋,是负卿也:诚不敢有所负。’女良久曰:‘君所约,妾颇知之。其事必无成;即成之,妾不怨君之负心也。其速行,媪将至矣。’宗仓卒无以自主,受之而归。”

这一段看出的是什么?是嫦娥的倒贴……ORZ — —|||!

“宗自娶嫦娥,家暴富,连阁长廊,弥亘街路。嫦娥善谐谑,适见美人画卷,宗曰:‘吾自谓如卿天下无两,但不曾见飞燕、杨妃耳。’女笑曰:‘若欲见之,此亦何难。’乃执卷细审一过,便趋入室,对镜修妆,效飞燕舞风,又学杨妃带醉。长短肥瘦,随时变更;风情态度,对卷逼真。方作态时,有婢自外至,不复能识,惊问其僚;复向审注,恍然始笑。宗喜曰:‘吾得一美人,而千古之美人,皆在床闼矣!’”

这一段看出来的内容虽然不过是闺房之乐,却拿先人取笑,此嫦娥的品行堪忧。何况这种女子,状若风尘,哪里有什么天人之姿!

“嫦娥曰:‘莽郎君!吓煞妾矣!可恨颠当饶舌,乃教情欲缠人。’宗曳坐,执手款曲,历诉艰难,不觉恻楚。女曰:‘实相告:妾实姮娥被谪,浮沉俗间,其限已满;托为寇劫,所以绝君望耳。尼亦王母守府者,妾初谴时,蒙其收恤,故暇时常一临存。君如释妾,当为代致颠当。’”

《嫦娥》的古诗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古诗的意思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赏析:关于这首诗的诗意历来解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讽刺女道士的,有人认为是悼亡,有人说是抒发“流落不遇”之情,有人则说是自忏之作。这些说法都不主观臆断之嫌,最好还是就诗篇所描写的内容去理解。诗题是《嫦娥》,但并非咏月中仙子嫦娥,似是描写一个和嫦娥的处境、心情相仿的妇女的感受。第一句描绘深夜室内情况。精美的云母屏风放在床前,夜色已深,烛光暗淡,屏风上的烛影也越来越暗。这里用一“深”字,表现烛影,同时也展示了夜色之深,又暗示女主人公独处无眠。次句写室外景物。女主人公长夜不眠,庭中仰望,天将拂晓,耿耿银河已逐渐西移,晨星出现在东方的天际中,但随着天色将明,晨星渐渐隐没。这句的一个“渐”字,表明时间推移,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又将度过了一个彻夜不眠的长夜。这两句的特点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女主人公孤寂凄冷的情怀。三四两句写女主人公展开想象。她由银河、晨星而想到月,由月而想到月中仙子,再想到嫦娥奔月后的孤寂无侣,结合自己独处孤室的情况,很自然地会有后悔偷药奔月的想法。这虽是想象之词,但又合情合理。全诗抒写孤寂凄冷之情,当然寄托着诗人寥落不偶的身世之感。

中国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中,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脍炙人口,且又家喻户晓。中国文学作品裏,也有很多文人以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做为写作题材,其中尤以李商隐的〈嫦娥〉诗最具代表性。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的代表诗人,才学兼具,却多愁善感,二十多岁便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之中却被政治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於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牛、李两派排挤倾轧最激烈的时候,他原依牛派的令狐綯考取进士,后与李派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婚后过著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久王夫人死了,他非常感伤。政治上的冲突,情感上的失落,使他的诗呈现忧愁悲伤的情调。

这首诗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题材,衬托诗人身心两方面的寂寞孤单。云母是一种很珍贵的矿石,切割成薄片便成半透明的晶体,可以透光,古人拿来做镜屏,或屏风上的装饰品。

屏风是古人陈设於室内,用以挡风或遮蔽的用具。这首诗中的屏风用云母装饰,可见很精美细致,「烛影深」是指屏风后面透出来的烛光,诗人用「深」字形容烛光映在屏风上的烛影,让人觉得屏风后面的屋子很幽深。屋子的主人,在幽深的屋内,望向窗外,只见「长河渐落晓星沈」。

长河指银河,又叫天河,是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星系,在晴天的夜空,呈银白色带状。晓星即晨星,诗人在屋子裏望见窗外天空中长河逐渐疏落,晨星也逐渐稀微了,他必定是整晚没有睡觉。什麼事使他长夜无眠,一个人坐在幽深的屋子看长河渐落,看晓星西沉呢?想必是孤独寂寞的心情没有办法排解吧!所以当他望向夜空的时候,很自然便会联想到月中的嫦娥,诗人便一厢情愿的写到「嫦娥应悔偷灵」,也许暗中也透露自己对以失落感情的悔恨,写来深情感人。

关於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古书中有很多的记载,日人白川静先生曾综合各家的说法加以整理归纳。

后羿,有些书称他为后羿,是一位英勇且善於射箭的天神。嫦娥又叫姮娥,是后羿的妻子,他原本是天上的女神,和月亮女神常羲在传说上有些关系。

故事发生在唐尧时代,曾经有九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造成严重的的旱灾,给贤能爱民的尧带来极大的忧愁烦恼,尧每天向天帝帝俊祷告,请求天地为人民解除这个灾害。十个太阳原是帝俊和他的妻子羲和生的,他们原来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每天由母亲羲和驾车护送一个太阳到天空值班,但日子久了,千百万年都如此轮流值班,他们觉得很乏味,便私下商议第二天早晨轰的一声全跑出来,不理会羲和妈妈在车上大声呼唤,顽皮的太阳觉得这样很好玩,便每天都结伴出来,不愿分开。

大地受不了十个太阳炎热的烘烤,植物枯死,野兽也四处侵害人民,人民或热死,或饿死,或被野兽吃掉,天帝只好派遣后羿带著一张红色的弓,十枝白色的箭到地球上帮助尧解决难题,因为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天帝只让后羿装个样子吓一吓十个太阳,并不希望后羿射下十个太阳。

后羿带著妻子嫦娥降到凡间,看到愁苦的尧,以及奄奄一息的可怜人民,他们听到天神后羿下凡间,都高兴得聚集在王城的广场上,大声呐喊欢呼,请求后羿替他们诛除恶害。后羿怜悯可怜的人民,痛恨太阳逞威,於是再也无法顾到天帝的嘱咐,只是对太阳摆个样子,吓吓他们,后羿决定把这些太阳收拾下来,免得他们将来又出来捣蛋。於是后羿走到广场中间,从肩上拿下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搭上箭,拉满弓,对准天上,咻!咻!射下几个太阳,气温也顿然凉爽了些。这时尧忽然想起太阳对人民也有大功,不能全射下来,於是令人暗中从后羿的箭囊取走一枝箭,所以天空还剩下一个太阳。

后羿以为自己立了大功,天帝一定会很高兴,没想到天帝很生气后羿射杀了他九个儿子,便革除他的神籍,嫦娥也连带受到处分,从此二人便住在凡间。

后羿和嫦娥夫妻间的感情,原来很好,但嫦娥受到丈夫连累,使她由天上的仙女降为人间的凡人,心中有很多悲愁烦恼,时常抱怨并责怪后羿,两个人感情便有了裂痕。嫦娥伤心不能再回到天上,更害怕将来死了以后要到阴间和鬼魂住在一起,后羿也不愿意死后到阴间过那种愁惨阴暗的生活,他听说在昆仑山的西方,有一个神人,名叫西王母,藏有不死的药,吃了这药,便可以长生不死,於是决定到昆仑山,请求西王母送他不死的良药。

西王母对於为人民除大害的英雄后羿,被开除神籍的遭遇非常同情,便送后羿不死的药,并告诉后羿,这些药如果他们夫妻两人分著吃,便可以长生不死如果一个吃了可以升天成神,并嘱付后羿好好收藏,因为除此之外,长生不死的药再也没有了。

后羿高高兴兴的带著药回家,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嫦娥,并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准备选一个美丽的日子,夫妻一起吃,在凡间过著长生不死的恩爱生活,也不比回到天上差。但自私的嫦娥却不这麼想,她认为自己原是天上的仙女,受到丈夫连累才被留在凡间,於是便趁著后羿出门的时候,一个人偷偷的把药全吃了,飞到月宫去。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不见了,地上留著一个空瓶子,他知道他的妻子背弃他,单独回到天上,从此之后,后羿变得暴躁易怒,后来被家臣逢蒙设计杀害。后羿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奉他作完布神,供奉家中诛邪除怪。

嫦娥升上月宫,从此一个人过著孤独寂寞的日子,所以李商隐在诗里面才会写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记录这一段苍凉而美丽的神话故事。

各类艺术上的嫦娥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因此也就成为民间艺术最流行的题材,嫦娥飘然飞向月宫的优美体态,为千百年来艺术家不断塑造,在各类材料和艺术形式上都有精品涌现。

1、任率英年画《嫦娥奔月》

嫦娥

2、杨洪武桃核雕《嫦娥奔月》

嫦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