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
1.江姐之子革命烈士江竹筠(江姐)的儿子——彭云,1965年,19岁的彭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毕业后分到了沈阳一家工厂工作。1973年,彭云与在北京工作的大学同学易小冶结婚。易小冶家在北京,外公是杨开慧的舅舅。1975年彭云调到北京四机部一个研究所工作,全家得以团聚。
1977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以后,彭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研究生。随后,他又考取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赴美国,先后在密歇根韦恩州立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学习,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定居美国,任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
2.革命烈士彭云(1920—1943) 原名彭淑云。女。黄县(今龙口市)北马镇人。家庭殷实富足。1938年夏天在黄县崇实中学读书时,参加了青年抗日救国会。10月,弃学参加革命,1939年夏天加入中国共产党。秋后,彭云被送到抗日军政大学胶东分校学习,留校任女生区队的班长。 后任西海区妇救会组织委员、妇救会副会长。1943年3月底,由西海区各救会长柳林带领彭云等20多名干部,深入大泽山区开展募捐救灾、生产自救和反蚕食斗争。 4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工作队被伪乡长告密遭敌人包围。为掩护同志,她决定暴露自己,不幸中弹倒地被俘。身负重伤的彭云,怒斥敌人,被敌人杀害。3.北京中医医院医生
彭云,女,河南南阳邓州人。1982-1988年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现北京中医药大学),1988年8月毕业后到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工作至今,副主任医师。
在临床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严格自律,遵守医疗规范,从事中医儿科治疗近20年,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喘,易感;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如:厌食,腹痛,腹泻;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有较深入的研究,曾从师于中医儿科专家张世杰,滕宣光,陈中瑞,邵慧中,正式拜中西医结合专家温振英为师。参加了国家级科研项目:“扶正祛邪法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和“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研究”以及“针灸典穴:刺四缝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研究”等项研究,并担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临床教学工作数年,并在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五篇。现长期开展小儿咳喘,易感,厌食,多动症专台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