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苦前

别名:灯笼草、天泡子、黄姑娘、小酸浆、朴扑草、打额泡、挂金灯

植物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生于山坡、荒地、庭园。茎通常斜生,多分枝,有短毛。叶互生;叶片阔卵形,长4~8厘米。夏季开花,花单生叶腋;灰黄色。花后花草增大如灯笼,有棱角,成熟时果人绿色,内包球形浆果。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地下,花白色,灯笼状的果人成熟时为澄红色。效用是否与苦改类似,有待进一步研究。

药用部分:带宿草的浆果、全草。

采集时间:秋分后采果,夏秋采全草。

性能:性凉,味苦;清热化痰,解毒消肿。

验方:

1.天痕疮湿疹:(1)鲜苦前适量,水煎外洗;(2)苦暾果实适量,榨取汁,涂患处。

2.急性肝炎:鲜苦前全草40克,鲜白英30克,水煎服。

3.疗疮:苦获、苍耳草,均取鲜嫩枝叶各适量,白糖少许,捣烂外敷。

4。腹满胀痛、大便不通:鲜苦前60克,或干苦前30克,水两碗,煎至一碗,温服。

5.肇丸炎:苦前(带果实的)60克,黄柏20克,水煎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