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犀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生犀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大黄(蒸,切,焙) 鳖甲(汤煮,去裙襕,醋涂,炙黄) 麦门冬(去心) 黄耆 秦艽(去苗并土) 羚羊角(镑) 桑白皮(锉) 人参 茯苓(去皮) 地骨皮(去土) 赤芍药 柴胡(去苗) 枳壳(去瓤,麸炒)

【用法】上各等分,捣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青蒿少许,煎至9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儿小即分为二服。

【主治】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四肢困倦,饭食虽多,不生肌肉,及大病愈后,余毒不解;或伤寒病后,因食羊肉,体热不除。

生犀散-《袖珍小儿》卷四。【别名】生犀饮(《婴童百问》卷六)。

【组成】地骨皮、秦艽、人参、羚羊角、大黄、麦门冬(去心)、枳壳、柴胡、茯苓、赤芍药、桑白皮、鳖甲(炙)各等分。

【来源】《袖珍小儿》卷四。

【主治】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渴,日夜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热,四肢困倦,饮食虽多不生肌肉;及大病后余热不解,或伤寒病痉后因食羊肉体热不除;亦治疳劳。

【用法】上锉散。每服2钱,入青蒿少许,水煎服。

生犀散-《医部全录》卷四五一。【药物组成】犀角屑1钱,鳖甲(酥炙)1钱,柴胡1钱,知母1钱,地骨皮1钱,胡黄连1钱,大黄半钱,桃枝半钱。

【处方来源】《医部全录》卷四五一。

【方剂主治】小儿骨蒸潮热,盗汗肌瘦。

【制备方法】上锉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5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