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相对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般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狭义相对论提出于1905年,广义相对论提出于1915年。

由于牛顿定律给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困难,即任何空间位置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在整个宇宙中不存在惯性观测者。爱因斯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所著的一部在世界科学理论界影响巨大的著作,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原理的阐述,中文版本由周学政、徐有智编译,编译目录如下:

·第一部分 狭义相对论

1.几何命题的物理意义

2.坐标系

3.经典力学中的空间和时间

4.伽利略坐标系

5.狭义相对性原理

6.经典力学中所用到的速度相加原理

7.光的传播定律与相对性原理的表面抵触

8.物理学的时间观

9.同时性的相对性

10.距离概念的相对性

11.洛伦兹变换

12.量杆和时钟在运动时的行为

13.速度相加原理:斐索试验

14.相对论的启发作用

15.狭义相对论的普遍性结果

16.经验和狭义相对论

17.四维空间

·第二部分 广义相对论

1.狭义和广义相对性原理

2.引力场

3.引力场的思想试验

4.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是广义相对性公设的一个论据

5.等效原理

6.经典力学的基础和狭义相对伦的基础在哪些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7.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几个推论

8.在转动的参考物上的钟和量杆的行为

9.欧几里得和非欧几里得连续区域

10.高斯坐标

11.狭义相对论得时空连续区可以当作欧几里得连续区

12.广义相对论得时空连续区不是欧几里得连续区

13.广义相对论原理的严格表述

14.在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理解引力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