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嘉陵江组原称“嘉陵江灰岩”。中三叠世早期。最初命名在中国四川广元县嘉陵江岸,故名。分布于川、鄂、滇等地。岩性为灰色、灰黄色、灰绿色薄层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有时夹钙质页岩,底部有砾状灰岩。富含有孔虫。厚400—800米。与下伏下三叠统呈整合接触。嘉陵江组的下部,可能属三叠系下统的顶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