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翼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风水学术语。指明堂两侧缠护穴心的隐微隆起之形。其名为蝉翼者,以龙虎山为蝉壳,以此隐微两砂为壳下之软翼,故名。

刘基《堪舆漫兴•后序》:“中流脉伏,而凸起节包,旁生阴砂,而为蝉翼。……蔽于龙虎之内,生于节包之旁,经薄贴身,微芒供护,如蝉硬翼之下又有软翼,故名曰蝉翼。”蝉翼之砂,有时边有边无,称为“股明股暗”,明肩暗翼。蝉翼砂的特点是隐隆微茫,既己薄如蝉翼,而复有明者,有暗者,非灵性独具则不可察知。其作用在于界束微茫水气,缠绕交于穴前。缪希雍《葬经翼•察形篇》云:“盖微茫水外,必有蝉翼砂两片,隐隐隆隆,直夹过穴前,然后逼得微茫水合于小明堂内。昔人云:‘上出明肩,下开暗翼,股明股暗,边有边无’者指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