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断续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射击断续器”工作原理射击断续器是由荷兰籍设计师安东尼·福克设计,安装在老式螺旋桨战斗机上的一种设备,目的是使战斗机的机枪可以在螺旋桨后方向前射击而不会打到自己的桨叶。基本原理是每当桨叶转到机枪前面时,断续器系统便暂时中止机枪射击。在此之前,战斗机上的武器只能安装在机翼上或者在螺旋桨根部安装钢制的楔形偏导器以挡开子弹,这样子弹打在桨叶上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这种外力作用在发动机上会产生非对称应变,容易引起发动机故障。

前苏联资料记载,1915年1月,俄罗斯波罗的海车辆厂曾制造出一架C-16型歼击机,机上有2挺机枪,其中1挺有协调装置,可通过螺旋桨进行射击。但在空战史上未见有C-16飞机参加实战的记载。

在射击断续器研究初期,主要遇到的技术困难是子弹点火迟缓问题。主要由子弹规格的不统一造成,有些子弹的发火时间稍稍慢于标准。

福克尔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断续器的工作原理大体是:在机械联动装置的末端有一个凸轮,当桨叶即将转到枪口前面时,凸轮受到螺旋桨突出部的撞击,凸轮的运动通过联动装置与机枪的工作相联通,使机枪暂停击发;当桨叶通过枪口时,凸轮回到原来位置,机枪继续射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