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若憍陈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阿若憍陈如

阿若憍陈如尊者,巴利文 Añña Kondañña, 梵文 Ajñāta Kauṇḍinya。佛教最初五比丘之一,为第一位证得罗汉果的阿罗汉,排在「五百罗汉」首位。

尊者最初乃是佛陀为太子时的五位侍从之一。太子出家求道之时,他与其他四位侍从奉净饭王之命,亲伴太子在林中苦行修道。后见太子废苦行,逐与其他四人离去。佛陀成道后,访憍陈如等于波罗奈之鹿野苑。五人见其来也,初以其退失苦行,相约勿为礼;佛至,不觉肃然致敬。佛告以「我即是佛,具一切智,寂静无漏,心得自在。汝等须来,当示汝法,教授于汝。汝应听说,如说修行,即于现身得证诸漏」。五人乃执弟子礼,即所谓五比丘是。五比丘以佛之舍苦行为疑,佛乃进而教之曰:「有二种障:一者、心着欲境而不能离,是非解脱之因。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离,永无解脱。离此二边,乃为中道,精勤修习,能至涅盘」。此中道者,即八正道,为佛教精义所在;自利、利他,悉应于此中求之。此就教授之中心立言,若详示生死流转之苦痛及原因,解脱生死之圣境,离苦得乐之正道,即是四谛,有『转法轮经』等载之。闻佛法已,憍陈如首先悟入正法,因得「阿若憍陈如」之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