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鸡西群属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地层。最初的命名地点在中国黑龙江鸡西市一带,故名。分布于黑龙江东部鸡西、双鸭山、鹤岗等市和穆棱市一带。属陆相碎屑沉积岩系夹火山碎屑岩及煤层。自下而上可分三组:①滴道组,凝灰质砂页岩夹薄煤层,含伸长拟金粉蕨、高腾刺叶蕨等植物化石,厚约400米;②城河子组(鸡西组),砾岩、灰白色粗粒长石砂岩夹煤层。含费尔干蚌及高腾刺叶蕨、布列亚维叶蕨,厚500—1700米;可能白垩世早期;③穆棱组,凝灰质砂页岩、泥岩、砂岩、安山质集块岩夹煤层及膨润土层,含布列亚维叶蕨、中华拟鳞毛蕨等植物化石。厚500—900米。本组可能属早白垩世早、中期。本群与下伏花岗片麻岩呈不整合接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