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蒲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学名:Syzygium malaccense(L.)Merr. Et Perry

科属:桃金娘科蒲桃属

形态特征:马六甲蒲桃,乔木,高15m。嫩枝粗大,圆形,干后灰褐色。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片革质,狭椭圆形至椭圆形,长16-24cm,宽6-8cm,先端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干后暗绿色,无光泽,下面黄褐色,侧脉11-14对,离边缘3-5mm处相结合成边脉,另在靠近边缘1mm处有1条不明显的边脉,侧脉间相隔1-1.5cm,有明显网脉。聚伞花序生于无叶的老枝上,花4-9朵簇生,总梗极短;花梗长5-8mm,粗大,有棱;花红色,长2.5cm;萼管阔倒锥形,萼齿4,近圆形;花瓣分离,圆形;雄蕊长1-1.3cm,完全分离;花柱与雄蕊等长。果实卵圆形或壶形,长约4cm,种子1颗。花期5月。

配置方式:蒲桃树冠丰满浓郁,花叶果均可观赏,可作庭荫树和故堤、防风树用。

中草药【药名】马来蒲桃

【汉语拼音】mm lai pu ta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malaccense(L.)Merr. Et Perry[Eugenia malaccense L.]

【功效】泻火解毒

【性味】味苦;性凉

【科属分类】桃金娘科

【主治】口舌生疮;鹅口疮

【生态环境】栽培或驯化为半野生。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台湾、云南。原产马来群岛。

【动植物形态】马六甲蒲桃,乔木,高15m。嫩枝粗大,圆形,干后灰褐色。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片革质,狭椭圆形至椭圆形,长16-24cm,宽6-8cm,先端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干后暗绿色,无光泽,下面黄褐色,侧脉11-14对,离边缘3-5mm处相结合成边脉,另在靠近边缘1mm处有1条不明显的边脉,侧脉间相隔1-1.5cm,有明显网脉。聚伞花序生于无叶的老枝上,花4-9朵簇生,总梗极短;花梗长5-8mm,粗大,有棱;花红色,长2.5cm;萼管阔倒锥形,萼齿4,近圆形;花瓣分离,圆形;雄蕊长1-1.3cm,完全分离;花柱与雄蕊等长。果实卵圆形或壶形,长约4cm,种子1颗。花期5月。

【功效分类】泻火解毒药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马六甲蒲桃的叶或树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汤漱口,或研末。

【出处】《中华本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