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得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成语 渔翁得利

发音 yú wēng dé lì

解释 渔翁: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同“渔人得利”。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蘁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旧时的商家,偏爱渔翁垂钓而获大鱼的图画,或者悬为店铺的中堂。或者用作门面的饰物,或者模印在商标纸上,概称《渔翁得利》,像是做生意人通用的吉利图案。也有画一小儿怀抱大鱼的,又称为《鱼人得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