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楼舞
禾楼舞是广东郁南县民间一项文艺娱乐节目,被称为是民族舞蹈中的“活化石”
禾楼舞禾楼舞简介禾楼舞是云浮市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源于中原神农氏的神话传说,主要流传于南江流域地区的郁南县连滩镇一带。该舞是古时百越乌浒族人(壮族祖先)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舞蹈。由于该舞后继乏人,处于濒危状态,为做好该项目的保护工作,云浮市于2007年将“禾楼舞”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6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在郁南县连滩镇盛行举办禾楼舞。村民们在河滩竹林边,一边围着温暖的火堆,一边观赏。舞者戴面罩,头顶蓑帽,足蹬麻鞋,身穿黑衣,晚间手持火把围绕火堆亦歌亦舞。在古朴而悠扬的音乐中,身披红袍的“族长”左执牛头锡杖,右执铜铃,在铃声号召下,众族人依次出场,过火门,拜“族长”,双手将稻穗举过头顶,庆祝五谷丰登,祈求上天再次赐福。舞者舞步轻快,号声呼呼,一派庆丰收的景象,歌词亦曰:“登上楼台跳禾楼,风调雨顺庆丰收,瑶户欣歌太平世,众执穗铃咏金秋。”
据学者考证,禾楼舞起源于汉代居住在南江流域的越族乌浒人,经过汉、晋、隋、唐时代的交通大动脉南江,越过并不高的山界传到高州、化州、台山、阳江、郁南等地,是原始巫文化流变与傩文化结合的产物。郁南的禾楼舞是唐代由瑶胞从湖南传入的。郁南禾楼古舞2002年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表演大赛获银奖,它被专家称为民族舞蹈中遗留的“活化石”。2008年1月24日,国家文化部公示完毕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中,郁南县的“禾楼古舞”榜上有名,成为广东省五个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推荐项目之一。
禾楼舞的发展历程远古文化的基因
禾楼舞的发源地连滩是岭南古代原著民居住地,这些民族在夏商时期被称为荆蛮或者蛮夷,至周代则有越、扬越、南越等称谓。春秋时期,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胜,尽取吴越之地。一部分越人流散到岭南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才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秦汉时期又有闽越、南越、西瓯、骆越、东瓯的称谓,三国时期名称则更多,有山越、山夷、乌浒等称谓。
古代越人先民多居于山川深林丛竹之中。《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中有言:“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 禾楼舞的发源地连滩就是如此,直到明朝,当地仍然是林木茂密,落叶淤积,河水充满了瘴气,误饮者会中毒,中毒重者会呈现疯狂乱跳状态。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和科学知识水平低下,古代越人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祈求神灵,而部落族长在充当统治者角色的同时,也充当了巫的角色。巫,《说文解字》中有言:“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巫师一般自称并且百姓也笃信其能与神鬼相通,是人与神鬼中介。巫通神的主要手段是舞,也就是跳神。唐虞时期的禹则是当时的大巫师,他被中国古代巫祝人员视作宗主,称为“神禹”。夏禹还发明了一种可以通神的新舞步,命名为“禹步”。由于巫的地位崇高,导致巫风盛行,而巫风进一步推动上古歌舞的繁荣。王国维先生曾言:“歌舞之兴,其始于巫乎?”,“巫之事神,必用歌舞”。禾楼舞的动作原始、粗犷,舞者头戴假面具,身穿黑色衫裙,头戴小竹笠,腰扎围巾,脚蹬麻鞋。身披红袍的“族长”(亦是人神相沟通的巫师)头戴莲花冠,系红色间黄披肩,左手执牛头锡杖,右手摇着一个系有彩带的铜铃,铃声起着震慑和号召众“族人”的作用。
远古傩戏的血液
傩舞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的图腾信仰,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一种广泛流传于各地的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期间表演。《周礼·夏官·司马》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同“傩”),以索室殴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塘,以戈击四隅,殴方良”。舞者戴形象狰狞的面具,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角落,跳跃踢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傩所凸现出的是人类早期生存价值,尤其是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索取起码的生存条件,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傩舞的早期目的是为了驱鬼逐疫、祈求人丁繁衍、祈祷农业丰收,到后来发展为祈福、求财、纳吉等内容。从禾楼舞的表演来看,它的主要功能符合傩舞早期目的,也就是祈年。禾楼舞一般为乡村举办,秋收后搭戏台,由巫师在台上边跳边唱,唱词为禾楼调。整套歌舞共十三节,分别为调香、请神、调扇、调铃、造禾楼、调旗、调花、梳妆、调遮(伞)、送神、上楼台、调雨、倒禾楼。舞者要向东南西北四方起舞,边摆身踏足,边唱禾楼调:“登上楼台跳禾楼,风调雨顺庆丰收”,这种禾楼调整齐压韵,易于记诵,在舞者看来更是与鬼神进行交流的咒语与祷词,表达出先民心中良好的愿望。
较为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
禾楼舞是一个长期积累,从多方面借鉴、升华、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它的乐曲舞蹈与远古葛天氏之乐相仿。《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远古葛天氏部落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帝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很显然,在八阕中的《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所表达的是远古先民对农耕活动的重视与祈愿神灵相助的心理。禾楼舞的诞生有可能也是这个时期。
随着文明的发展,岭南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增多,实力也加强,到春秋战国,越人对当时的楚国和秦国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秦建立以后,始皇为了维护皇权,统一天下,迫不及待地平定百越。《过秦论》有言:“及至始皇……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从地理位置来看,当时西江流域中部属西瓯国,秦朝平定百越以后,西瓯人一部分融合到汉人中去,没有融合的那一部分又在东汉时因起义失败而流落,其遗民史称“乌浒蛮”,乌浒人是壮族先民之一。乌浒人较好地传承了远古的禾楼舞。
禾楼舞的舞者服饰为黑色,正符合秦朝服色重黑的特点。《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言:“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三国至唐这一部分人称为“僚”, “僚”人能有更多机会吸收汉文化,进而使“禾楼舞”的进一步发展。“僮”这个民族名称直到南宋时期才出现,南宋末年的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
禾楼舞真正发展期应在明代万历年间,广东总兵张元勋率大军对三罗地区的瑶人征剿成功之后,汉人也陆续移居此地,禾楼舞接受了汉人文化而稳定传播。[2]。
禾楼舞的文化因素首先从“禾楼舞”的整套歌舞来看,它反映的是一种人神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神既有矛盾也有缓解,总体思想是趋向和谐的。
传说很久以前,南江地区连年旱灾,百姓叫苦连天。后来,这事被神农氏知道了,便叫他的曾孙女禾花仙女赶到南江流域察看灾情。当禾花仙女看到连片干涸的土地和枯萎的禾苗时,十分心痛。于是,在夜深人静时她就将自己的乳汁挤出来,干枯的水稻吸收了乳汁后立即复苏了,干瘪的稻谷立即变得饱满起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禾花仙女的恩德,便于每年丰收之夜跳起了禾楼舞,并在连滩五显庙立禾花仙女的神像祭祀。
在这个神话之中,本地神的“失职”引起了其他神的关注,而其他神自己不便前往干涉,只能由自己曾孙女禾花仙女代察民情。禾花仙女在察看灾情后,自己挤乳汁来拯救黎民。文本中值得推敲的地方很多。故事时间设置在夜深人静,显然是禾花仙女不想让凡人知道自己的到来,也不排除是趋于对当地神的防范,凡人最终还是知道了禾花仙女拯救黎民的事情,但是怎么知道的没有交代,这些被省略的情节也有可能是在流传中丢失了。
神话可以说是一种精神致胜术,神在神话之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人侵犯神必遭惩罚,而神对神的行为同样也如此。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偷回还给人类,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每天都会有一只恶鹰飞来啄食他的肝脏,直至他昏死过去。
人神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所致,保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这是神的义务。而人则需要祈祷和献祭,让神享受,这是神的权利。但从人类文化学分析,这里凸显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实际上是一个生存的问题。作为一个农耕社会,自然环境好的地方都要靠天吃饭,更别说那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雨水对农业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包括“禾楼舞”在内的原始舞蹈对神的祈祷会少不了对雨水的渴望。
人在求神的时候通常是先以礼为主,先恳求神于某个时间满足自己的愿望。如果神如期还不兑现,人便会采取贿赂的方式。通常贿赂的方式有二:一是以纸钱、舞蹈或者演戏作为报酬;二是通过修桥、造路的方法。如果二者都无效应,有时人也会采取强制的措施。
康熙十九年,秋七月,旱。知县戴聘迎詹神于城隍庙,虔祷七日,不雨,怒曰:“聘理阴阳,为百姓忧,寝食俱废,神报赛已久,何寂然无以应?应限三日内雨!否则,殴祠!”还署,甘雨如树,岁乃登。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是神在人的威胁下不得不依从人意。不过这种胜利通常是很小的。
禾楼舞的演出一般都是在丰收以后,人们跳舞为了酬神,便有了从请神到送神的完整过程,送神以后还有上楼台、调雨、倒禾楼三节,这也是禾楼舞相比较于其他傩戏的独特之处。
此外,禾楼舞本身也带有极强的观赏性,加上儒释道三教的渗入,并与神话和民间文化相互渗透,进一步巩固了影响力;而禾楼舞也逐渐由原来的以酬神、娱神向娱人演进。清康熙年间《罗定州志》载“十月,田功既毕,村落报赛,田租各建小棚,坛击社鼓延巫者饰为女装,名曰禾花夫人,置之高座,手舞足蹈,唱丰年歌,观者互相赠答,以为乐唱。毕以示禾穗分赠,俗为之跳‘禾楼’”。清道光年间《东安县志》载“冬十日,田功告成,村落中各设醮报赛,另建一小棚,高二丈许,巫易女服,歌舞其上,名曰跳禾楼”。醮,《广雅》言:“醮,祭也。”醮本为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禳除灾祸所设的道场。在这些舞蹈仪式中,禾花仙女的扮演者最初多为男性,巫师扮演着人神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的禾楼舞虽然也是远古傩戏的一支,但是相对于其他地方的傩戏,受三教神话影响并不大。别的地方的傩戏则遭到沉重的冲击。禾楼舞不象其他地方的傩戏一味逢迎三教神话,而是保存了基本乡土元素,并且重新在民间树立起新的神话[3]。
禾楼舞的文化功能及其审美价值在禾楼舞的发展中,经历了从畏神到敬神,从娱神到娱人,从神话化到艺术化的进程,其间不断吸收了各种神话传说、民间说唱,这极大丰富了傩祭的内容,尤其是这之中神的“人化”,使得娱人成分不断增强。
原始信仰:耕牛崇拜
古代的岭南地区属于未开化的地带,古越族人主要以种植水稻为生,但是因为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落后,产量一直很低。相比之下,中原地区由于使用耕牛,粮食作物产量自然要高得多。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中原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耕牛。《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言: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牛的出现使得农作物得到丰收,牛被当地少数民族奉为神物。但是秦朝亡之后,汉朝却很快就禁止了耕牛的输入。“以有司请禁绝南越关市金铁、田器,及马、牛、羊、畜毋得关以牝,著令与边”(《南越五主传》)
耕牛输入的禁止,激起了当地人对耕牛的信仰和崇拜,而这种崇拜便很自然地反映在了禾楼舞里。在禾楼舞中,处处可见对牛的信仰,例如身披红袍的“族长”左手执牛头锡杖,而这种牛头锡杖代表着一种神圣而不容人侵犯的权威。又如,族人都要在牛角淳朴而雄浑的音调下起舞感恩,牛角代表着一种领导力,指挥着整场傩舞祭祀的进行。在罗定地区民间流行的“春牛舞”和禾楼舞一样都反映着一种对耕牛崇拜的观念。
文明进化:英雄崇拜
禾楼舞的具体创作者已不可考证,但是对本民族的兴旺繁荣有贡献的人,对本地区有造福施恩的人,自然有人以各种方式来感恩戴德,缅怀并颂扬其功德。神话就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文明的进化使得原有的耕牛崇拜信仰只能作为隐性符号潜伏在舞蹈之中,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拯救黎民的假想的女性英雄的诞生,她就是“禾花夫人”。她因拯救了黎民而被人们当作英雄般的爱戴,作为一种显性的符号得以在舞蹈中展现出来。又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张元勋就是如此,生前被传诵为英雄,而死后被奉为神灵,当然除了张公庙以外,在这之前还有纪念北宋名将平南先锋杨文广的文广庙,香火也是千年不衰。这也反映了一种英雄崇拜的观念。
野性狂放:洋溢着一种浪漫主义情怀
禾楼舞唱腔独特,节奏感强,能随着舞者的感情变化而起伏,优美明快,词句流畅押韵,曲调生动悦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禾楼舞者戴面罩,头顶蓑帽,足蹬麻鞋,身穿黑衣,一幅少数民族装束,手持火把围绕火堆亦歌亦舞,而看者围着温暖火堆在河滩竹林边观赏,在古朴而悠扬的音符下,沉醉而不能自拔。
禾楼舞舞者的面具多是滑稽可笑、古朴幼稚的,不以现实人模为依据,这种自由任意的娱人与滑稽性审美追求显然是内在统一的,它所表达出的象征美感体现了南江人在漫长而艰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的精神,吸引族人心理的向心力,以形成群体的团结、统一、秩序,增强群体为生存而拼搏的斗志,它是南江人群体意识的象征,洋溢着一种浪漫主义情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