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滩山歌

流传在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的民间歌谣,被称为是南江文化变迁“活化石”
当地山歌唱道:“一路行路弯转弯,歌声飘出山过山;自古老少都唱惯,山歌圣地数连滩。”可见,早在明代已存在的连滩山歌一直流传至今,相传因起源于连滩镇而得名。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尽管社会封闭,交通不便,关山阻隔,但连滩山歌一直展开双翼,带着人民的心声,飞越广阔的空间,飞越历史的长河。据考察,连滩山歌产生于明朝嘉靖年间,覆盖如今云浮的郁南县、云安县、罗定市,以及阳江的阳春市,广西的苍梧、岑溪等地,流传至今业已400多年。其传播地域广泛,生活在南江水系的人,同唱的就是这种民歌。在南江流域的许多人,张口就能来上几段句句压韵的山歌。
连滩山歌深为群众喜爱,民间歌手不仅劳动之余唱以自乐,还受聘到主家演唱,为婚娶、祝寿、添丁、进宅等喜庆活动增添欢乐气氛。也有聚众演唱的,当地称为山歌擂台,男女歌手各一人当台柱,男称歌伯,女称歌妹,坐在群众中间,接受四面八方的歌手挑战,以歌答歌。歌手不但触景生情地表达个人对社会、对人间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抒发民间的心声,而且常常聚于一处赛歌,民间称作山歌打擂台。这些山歌犹如“活化石”,反映出南江流域的文化变迁,至今仍有留存。据说每年正月,连滩都有盛大的复古山歌节,吸引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和远近乡邻自发踊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