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沈岐,(1733年—1862年),字鸣周,号饴原,江苏如皋人,清代帝师。

生平

清仁宗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甲44名进士,入庶常馆历练,结业,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进讲经书等。曾辅导过太子旻宁。

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年),畿辅旱荒,粤商潘仕成捐资逾万,时旨赏给举人。嗣江苏黄力诚、浙江叶元堃,相继援案请给。岐居词垣,无言责,属御史朱嶟建言,谓:“朝廷名器,不可不慎,恐生富家缴幸之心,而阻寒儒进修之志。”疏入,称旨。嶟,岐分校所得士,疏即岐草。

英夷初至粤东通市,疆吏咸以抚柔为辞,岐独封奏,言:“夷情诡诈,不可不防其渐。通商之端一开,恐有华夷杂处之虞。”宣宗命枢臣寄交广东督抚查看情形,岐受上眷自此始。

历官吏、兵、礼部侍郎。

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授光禄大夫。厘奸剔弊,柴立不阿。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九月丁未,沈岐乞终养,允之。

沈岐学问了得,致仕后在扬州书院讲十三经,与仪征阮元、侯官梁章钜并称“南河三老”。

重与鹿鸣筵宴,奉旨加尚书衔,赐宾筵人瑞额。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卒,谥文清。

民国时期小学课本中有沈岐大人为农妇让路一文,可见沈岐名望之隆。

主要著作

《左右修竹居诗集》

《味蔗存草》

《虹岚诗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