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药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吹药法

中医学外治法之一。将药物研成极细粉末,用细竹管、鹅翎管或特殊吹药器具,将药物吹入一定部位的一种给药方法。若吹于外耳道内或鼓膜上,称吹耳疗法,主治耳部疾病;若吹于鼻腔,称吹鼻疗法,可治头面部及五官科疾病;若将药末吹入喉部,称吹喉疗法,主治咽喉部疾患。由于吹药所达部位不同,患者所取姿势也不相同,总之以适合药末到达患处为准。通常采用喷药粉器,形似扁圆形长嘴油壶样,也可用芦管、细竹管或纸卷成细管代之。吹耳时,当先清洗外耳道,揩干后进行。第二次吹药时,必须取出原有药粉,防止堵塞外耳道;吹鼻时,令患者口含水或吹时暂时屏气,以防药物误入气道,引起呛咳或喷嚏。吹喉时,动作轻柔、准确,防止恶心呕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