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执
biān zhí
(边执)
佛教语。五见之一。指执着片面极端的邪见。分为二种。常见,认为我常住不变;断见,认为我可以不受果报。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此二种边执之所以起者,何也?由不识依佗起自性而然也。”亦作“边见”。《坛经·般若品》:“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明 袁宏道 《<八识略说>叙》:“谓娑婆非城邑者,边见之所执也。” 黄侃 《汉唐玄学论》:“佛说所以独据玄言上流者,正以离去边见耳;一堕边见,虽胜义亦终成土苴而已矣!”
biān zhí
(边执)
佛教语。五见之一。指执着片面极端的邪见。分为二种。常见,认为我常住不变;断见,认为我可以不受果报。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此二种边执之所以起者,何也?由不识依佗起自性而然也。”亦作“边见”。《坛经·般若品》:“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明 袁宏道 《<八识略说>叙》:“谓娑婆非城邑者,边见之所执也。” 黄侃 《汉唐玄学论》:“佛说所以独据玄言上流者,正以离去边见耳;一堕边见,虽胜义亦终成土苴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