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乌舅

wū jiù

乌舅

即乌臼。 宋 陶谷 《清异录·乌舅金奴》:“ 江南 烈祖素俭。寝殿烛不用脂蜡,灌以乌臼子油,但呼乌舅。” 宋 陆游 《新黏竹隔作暖阁》诗:“鹁姑声急雨方作,乌舅叶丹天已寒。” 钱仲联 校注:“乌舅,即乌臼。”

乌臼的资料如下:

学名: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俗名: 臼仔、杍树、桠臼、琼仔树

科别: 大戟科

介绍: 全株具白色乳汁。树皮有明显的纵裂痕。单叶互生,稜形全缘,前端尾状渐尖,形极像魟鱼,基部锐形,叶柄长约2至5公分,柄上有一对腺体,膜质而淡绿色,平滑无毛,冬季变红;单性花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蒴果椭圆状球形,子房3室,成熟时成黑褐色,种子球形外面包有一层富含蜡质的假种皮。白色乳汁碰触後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种子富含的蜡质可做蜡烛、肥皂或油漆的原料,秋、冬季节叶由绿转红色,更是台湾平地少数的红叶植物,极具经济及观赏的价值。

叶为黑色染料,可染木棉等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