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传楷

邓公传楷(阿楷 JackC.K. Teng)行谊
忠义之邦 乐善之家

邓传楷(阿楷),民国元年七月廿六日子夜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南门石子街(今88号),为江南望族,田连阡陌纵横,富甲大江之阴。至传楷为第25代。其先世乃乐善之家,赈灾济穷、修桥铺路、施衣施米施材,义声著于忠义之邦。鳏寡孤独无不受其惠。使贫穷幼者皆有所学,并供衣食之需,盲童绝迹。学童喜半工半读,扶助家计,半工所得,义赈其家,使无冻饿之虞。此种义学方法,实为施行平民教育之先河。父玉题,在江阴开钱庄;姑父朱佛定(文黼、黻廷),驻美国大使馆二等秘书、广西大学校长、安徽省政府代主席。兄传鼎(甲三),安徽省农校校长;大堂侄之杰(镜澄),上海毛纺厂老板,香港太平爵士,全国工商界十大巨头之一。传楷为幼子,妹慧文、慧芳;堂兄传鑫(贡三),法官、县长,安徽、台湾省民政厅主任秘书;堂弟传镛(韵和),江阴澄江镇镇长;夫人薄云(蕙娟),上海女子中学毕业,太夫人慧质独具,命其陪同共抵美国深造,当时出国留学者,可谓凤毛麟角。二子四女,均侨居美国:长子之鑂,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双重硕士,历任中国海事商业专科学校董事长兼环球书局董事长,青柳日本怀石料理餐饮公司董事长,中华两岸文教工商事业促进会副理事长,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江阴县旅台同乡会总干事,江苏省长江两岸旅台县市敦睦联谊会会长,华侨协会总会常务理事;幺子之嘉,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超博士,IBM高级行政主管,《中央日报》董事长楚崧秋之长婿;四女之美、之琪、之苑、之玉皆有所成;长孙元庆,美国电脑软体公司高级主管;次孙萱庆,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後,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
任职西雅图领馆 负笈华盛顿大学公1933年毕业于国立暨南大学,法学士,由于成绩优异,经校长郑洪年推荐进入外交部。1934年外派至驻美国西雅图总领事馆助理领事,负笈於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两载,文学士,1936年毕业后改调至驻巴拿马大使馆,不负太夫人之厚望。
返国请缨 从戎报国1937年抗战爆发,毅然衔命携家兼程返国请缨,从戎报国,遂任第9战区挺进纵队中校政治指导员,驻防广东五华县大布乡水寨村,携眷住在大布乡祝庆楼李兴民家。后来部队换防出任第9战区政治部上校组长,蹈火赴汤,历时两载。
蹈火赴汤 教育救国

大军西转,旋西入重庆追随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的朱家驊,转任中央训练团浙江省训练团教务处长,教战教忠,干济有声。1942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嵬集军情,游击陷区,出生入死,制倭於倭寇心脏,保民於民众之间。其夫人于上海居处被日军逮捕,系狱两月,邓委员仅以身免,履艰危而弗顾,潜赴皖南,转任国民政府教育部苏浙巡回教育团主任兼国民党中央青年部秘书。1945年历任教育部青年失学就业辅导委员、教育部上海师资训练所主任、中央训练团教育团教育人员训练班上海分班代主任、上海法学院教授;他还接受委派出任上海临时大学教授,组织日伪学校的学生复课,经考核後转入各规定院校,让日陷区青年也有个好的出路。怀忠励节,勋劳著绩,10月10日获颁抗战胜利勋章。1946年5月任国民党上海第十八(提篮桥)区党部常委,10月任国民政府上海市参议员。1948年12月继贺师俊第二任教育部总务司司长。1949年3月卸任由徐维铸接任,当月教育部长朱家驊令邓司长继汤吉禾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邓校长本救国不忘育才之意,义不容辞,一肩抗大责。危难时期办学,可谓筚路蓝缕,艰苦备尝,学校经费匮乏,教职员工薪水不足部分,邓校长就把祖传布庄的卖布所得全部贴光,这样诸教授尽学相授,邓校长又择才施教,使莘莘学子,皆有奋勉之心,克难苦学,学风为之丕变,校誉日隆,蜚声国内外。该校各系人才辈出,遍布於工农业中、医卫界、经济界、政法界、教育界、科技界、文化艺术界,皆卓有成就、颇多建树者。法律系学生为司法界重镇,如地院、高院、最高法院院长、大法官、公惩会委员;会计系学生多为名会计师或部会会计处长,建筑系学生亦为名建筑师,人才济济,不愧为名教名校。校友在台集会,邓校长以当时诸同学生活艰困,聚餐费用均由其支付,可说校长请学生之佳话。桃李天下的校友至今不忘这位乐善贴钱的好校长。
育乐菁莪 儒林望重

是年底在台北市和平东路省立师范学校任台湾省1949年度大专毕业生就业训练班第一分班主任,使由于战乱从全国各地流亡来台各校应届毕业生在今后生命道路上能够继续奋斗和努力,为中国保留了大量元气,为建设与发展,保留了也提供了这一批精英和主力,无论是对社会,和对这批青年学生本人而言,都有长久的意义和价值,真是德莫大焉,善莫大焉。1950年11月20日15时出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第51次会议第1组副主任。以後又任第2组副主任。1952年10月3日兼青年救国团首任副主任。时主任蒋经国广征众意,副主任胡轨事事直言不违,一次胡轨因事拂袖而去,赖邓副主任三顾恳请同心协力为青年导师作则而化解,其为人以和悦说服为能事。1953年4月16日继陈雪屏出任台湾省教育厅厅长兼台湾省党部主任,时台省百废待兴,乃夙夜忧勤,诸凡各层教育之推广、各级学校之督察、校长教师之裁成、童军体育之提倡、均靡遗巨细,尽奠百年树人之宏基。各校首长,务择其才,尤为重要。时某君欲为省中校长,由陈诚命省府秘书长陈雪屏推荐,邓厅长以此校校长业已委派,命令发表,势难挽回,面见秘书长请转陈诚曲谅。5月主持筹创台湾省立海事专科学校(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前身),设於基隆北甯路八尺门之滨,广植航海管理专才,至今毕业者都为船长或轮机长,以应国家需要。7月暑假代表蒋经国慰问第一次大专学生赴金门、马祖及澎湖列岛军中服务的大学生,在金门防卫司令部约见其子之鑂,翌日在各大报刊上都刊登了《父子外岛相见》的特写镜头与新闻报导。1954年3月4日12时半在台北中山北路一段53巷100号忠园宴请胡适。6月初为台湾省立台南社会教育馆筹备主任。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四次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8月18日出任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辅佐秘书长张厉生,两人融洽无间。当时有人报说某人变节,张氏与邓副秘书长即不避嫌疑,力保某人清白,其担保若不实,两人有作阶下囚之虞。多人劝邓副秘书长竞选中央常委,他不忮不求,当时与时任省主席之陈大庆仅一票之差,若邓副秘书长加力,肯定进入中央常委,但邓副秘书长认为地方首长应该具此一名位,始终与人无争。1955年8月13日~20日任中国青年访问团团长,自巴黎前往西班牙马德里、桑色巴斯的坜访问。1956年7月为台湾省彰化县私立精诚国民中学首届董事长。
中国奥委主席 三任奥运团长

是年9月14日任第16届墨尔本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团长,率团于10月29日抵达澳洲雪梨奥林匹克运动会新村,参加11月22日~12月8日墨尔本奥运会,奥运会首次在欧美以外的其他洲举行,也是首次在南半球举行。1957年6月14日为上海“私立正德技术职业学校”在台北县中和市广福路41号复校为“私立南山工业职业学校”,任复校董事会第一届首席董事。10月26日国民党八届一中全会连任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12月继周至柔担任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为了缅怀吴稚晖先生,1958年在台南嘉义市弥陀寺附近和李石曾共同发起筹创私立稚晖初级中学。3月6日任第三届亚洲运动会中国代表团筹备会主任,4月3日10时在台北市立运动场主持选手集训典礼,5月12日17时在妇联会孺慕堂中国代表团邓团长接受宋美龄授旗,15日10时半在台北市立体育馆主持结训典礼,16日20时率选手乘民航公司专机第二批赴日本,5月23日参加第三届亚运会总裁日皇太子明仁在新宿御苑举行的园游会,5月24日~6月1日第三届东京亚运会开赛,5月29日杨传广打破亚运纪录蝉联十项全能运动冠军金牌,6月2日下午率选手搭民航机首批凯旋返台北。1959年5月25日~5月28日出席在西德慕尼黑召开的第55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年会,6月8日紧急召开中国奥委会临时会议,12日返台北,16日召开中国奥委会全体会议作报告,将“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名让给大陆。1960年2月18日~2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普拉塞尔县斯阔谷第8届冬季奥运会任中国代表团团长率团观摩,为中国在冬奥会上出现开了先河。7月21日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邓团长、中国奥林匹克委员郝更生赴意大利,为中国奥运代表团作赛前准备和安排。8月24日蒋中正批示“由邓团长全权决定”参赛,8月25日~9月11日罗马奥运会,杨传广获十项全能银牌,当即震惊世界体坛,邓团长领导有方。这枚奖牌不仅是中国自1924年5月中国运动员首次出现在法国巴黎第8届奥运会赛场上以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奖牌,也是本届奥运会上亚洲运动员获得的唯一一枚田径奖牌。当奥运会比赛结束,邓团长率团回到台北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热情献花,盛大的场面隆重而热烈,媒体接连进行了报导,蒋中正夫妇特地在台北阳明山总统官邸接见并以茶点招待邓团长等代表团高级人员,以及杨传广等选手。奥运会后请辞体协会理事长及中国奥委会主席,1961年2月24日杨森继任,会名改称“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
发展国家长期科学 造福全民

1961年3月出任民国政府教育部次长,擘画政策,延长9年国民义务教育,设立5年制专科,兴办夜间部,增列体育预算并从速拟出全民体育的大计。远瞩高瞻,发展国家长期科学,作育英才,造福全民,获颁景星勋章。11月19日为《训育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二期题辞。12月8日主持儿童科学教育座谈会。应美国国务院邀请,1962年9月10日下午偕台湾省教育厅副厅长赖顺生赴美参加中美文化基金年会、参观美国教育设施、考察美国中等职业教育,11月11日回台。後大力催生专科技职体系的诞生,成就了後来的“复兴工专”、“中国海专”、“世界工商”以及“大同商专”四所专校。是年还出席亚洲教育首长会议。1963年任修订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4年4月6日在台北市南海路复兴大楼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中华教育基金会年会、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二十三届年会。7月21日和台湾省议会议长谢东闵、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教务长宗亮东离台赴巴黎出席世界教师会年会。10月10日~24日第18届东京奥运会,时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议代表,10月16日出席东京亚洲体育会议及国际奥委会议,17日到亚运村参观。1965年8月出席东非衣索比亚首都阿迪斯阿贝巴世界教师会议。10月5日晚出席伊朗世界教育部长会议、国际童子军会议由东京返回台北。1966年9月9日获颁一等实践奖章。12月9日~20日第五届亚洲运动会在泰国曼谷国家运动场举行,时为亚洲运动协会委员。1968年6月22日下午国际大学校长协会主席萨玛丁诺博士拜访邓次长。10月任教育部代部长,12月5日上午卸任教育部次长,转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集九州之宿彦,元弼称为智囊。爰历五载,1972年5月15日改称中央委员会考核纪律委员会,仍蝉联主任,敷陈谠论,严肃纪律,献替群伦,谋过诸卿。1973年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改革铨政 拔擢多士 自求引退1977年4月14日继韩忠谟任民国政府铨叙部部长,29日上午在台北市三军军官俱乐部举行总统府国父纪念月会上就职宣誓,总统严家淦监誓,行政院长蒋经国握手致贺。乃增加进修管道,修订任职办法,玉尺量才,拔擢多士,蔚为国用,改革铨政,研订有关条例规章,嘉惠退休人员及其眷属。对於公教人员的福利与权益极度重视,如起草“公务人员眷属保险条例”,提案修改“公务人员退休法案”,以及私立学校教职员及其眷属参加公保,退休後可兼领月退休金及一次退休金,以及退休後再任职不必缴回退休金等法案,均在他任内完成。保险施行後,曾陆续将保险对象扩大至父母及子女,德泽永留全民。为便利各类保险被保险人就医,广设医疗院所及开办夜间门诊,邓部长还在晚上亲自到门诊中心巡视。邓部长对於各项铨审业务之审查,曾有原则性指示:即有关公务人员权益者,如果在可否之间,则尽量从“可”的方面去研究,融其先世仁义之心於国家管理之中,留恩泽於亿万之家。惟邓部长对铨衡原则,往往坚持不堕,某君为省府厅长,转任部常务次长,因其无公务员任用资格,一未经考试,二未经铨叙,一直均为聘任政务,虽位高薪优,但与事务官之要件不合,两人均系熟友,磋商至再,由於法令明文规定,碍难破例,邓部长坚持原则。政务官原无年龄之限制,但邓部长为提携後进,使人事局长陈桂华有升迁机会,乃自向当局引退,并言不必为其後路费心。不计名位,不愿恋栈,自求引退,在一般官场中,尚不多见。1984年6月28日上午在考选部礼堂获考试院长刘季洪颁服务奖章。9月1日上午卸(陈桂华继)任,任《中央日报》常驻监察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委员会委员。1990年受聘总统府国策顾问,备为谘询国事之智囊,辅弼匡襄,献策良多,卓著勋猷。1996年6月未续聘。1957年10月10日、1963年11月21日、1969年4月9日、1976年11月17日、1981年4月3日任国民党第8~12届中央委员。1988年7月12日、1993年8月18日分别任国民党13、14届中央评议委员。
维护国宝 不遗馀力国立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委员,系无薪职位,甚至连开会时之交通工具也须自备。但邓委员为维护国宝,不遗馀力,对此一崇高义务职位,乐此不疲。为避免国家历史文物重宝古典年久风化、虫咬腐蚀、黴烂变质、粘连黏附等第情形,邓委员特别提议须作成纪录、拍成照片、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始免国宝灭失、将後成为无所依据,以为後来者作一交代。使五千年文化结晶垂诸久远,其目光深远,高人一等。
贴钱做官 从政清廉

公幼承庭训,长奉慈亲,一生做官从政,终身致力教育,兴仁兴义,乐於助人,清廉自守,不烟不酒,不作方城之戏,声色犬马更遑论矣。他的理念是“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忠勤莅事。抗战开始,法币已不大值钱,後来金元券、银元券,那点微薄薪金,根本无法维持公务员生活,国外归来後公一直贴钱做官,这在当今中国实为罕见。在中训团上海训练班主任以及英士大学校长任内,耗尽家产。部属与亲友凡有困难,均自动予以助力。抗战胜利後,政府大都不按规定支薪,凡是追随公的旧部,其超出之薪均由公自掏腰包。朋友借贷不还,从来不以为意。出席会议、或宴会赴约,从不无故缺席、迟到,必定自己口袋中取款付帐或分担餐费,这在当今高官显要很少有人做到。到台不久,教育部专员兼教育部福州辅导处副主任丁伯駪因时常发牢骚,被保安司令部囚禁两年当中,所有亲朋好友,没有人敢到丁家问讯,在那个时代,只要吃上红色官司,亲友如果多事,一旦沾及,第二天也许就会“跌进去”。丁平日相交的达官显要,甚至过命交情的朋友也不少,从无一人敢过问丁的事,只有公不顾一切到丁家致慰。丁出狱之日为丁设宴压惊,公说“我很惭愧,没有尽到朋友的责任,送一点钱给嫂夫人都被拒,真对不起”。在当时由保安司令部出来的受难者,要找工作难比登天,只有他不止一次要为丁找份工作。其大智大德大仁大义大勇之胸怀,足为世人之典范。
投身世界社团 促进中国外交

公除了公务外,对世界社团工作非常热心投入。1959年7月任第10届世界童子军大露营中国代表团团长,7月11日接受蒋中正授旗,当晚乘车去高雄。13日400名代表由高雄港乘218海军军舰前往菲律宾,15日抵马尼拉港进入马奇岭营地,17日邓团长夫妇启程,参加7月17日~26日第一次在亚洲举行的菲律宾国家公园马奇岭营地的69国10天大露营,中国为最大代表团,总536名代表。7月18日揭幕,菲律宾总统加西亚主持典礼。21日在营地邓团长举行盛大宴会,以中国菜肴款待各国童军领袖,舞龙弄狮表演,各国童军领袖以纪念旗赠送邓团长。1965年1月任中国童子军总会(第10届)驻会常务理事。9月26日~10月3日出席墨西哥城59国20届世界童军领袖会议。1966年~1970年任远东区童军委员,是中国担任远东区童军委员的第一人。1968年~1970年出任远东区童军委员会主席兼财务委员主席,是中国担任远东区童军主席的第一人,可说是中国参与投入国际事务的重大成就。1969年7月连任中国童军总会(第11届)驻会常务理事。8月1日上午飞曼谷,主持远东区童军委员会,并视察泰国等东南亚各国童军业务,受到泰皇颁奖。然後代表中国出席在芬兰举行的世界童军大会,8月8日前往吉隆玻拜会马来西亚童军总会长萨通。1970年在纽西兰主持第7届亚太区童军领袖会议,圆满成功。主席任内两次访问会员国,获得各国朝野隆重接待。对争取国家荣誉,促进中国外交贡献至巨。任职童军时期,每二年赴海外参加世界童军领袖会议。为感谢十馀年先後多次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会议,1971年3月5日美国童军总会於台北市中山堂致赠邓主席——美国最高荣誉奖铜豹奖章一座。1974年6月第9届亚太区童军领袖会议在新加坡由世界童军委员会荣誉主席康贝尔赠予邓主席——The Bronze Wolf 世界铜狼奖章,是中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75年8月8日~15日出席丹麦伦透夫特87国25届世界童军领袖会议。1983年7月18日~22日出席美国底特律90国29届世界童军领袖会议。1986年出席第15届亚太区童军领袖会议。1988年1月11日~15日出席澳洲墨尔本77国31届世界童军领袖会议。1990年7月23日~27日出席巴黎法国总理密特朗亲临主持的100国32届世界童军领袖会议,9月出席德国法兰克福城世界童军会议。1994年11月22日改任中国童军总会第18届常务监事、监事。1995年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南部格兰诺堡举行第一届世界青年论坛领袖会议为中国首席代表。

公还担任华侨协会总会监事长、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江阴县旅台同乡会理事长、江苏省长江两岸旅台县市敦睦联谊会永远荣誉会长,无不竭智尽忠,奉献心力;全世界各地华侨分会开会时,必定风雨无阻,准时出席。1999年1月3日21时15分病逝台北市中山医院。2月6日公祭,治丧委员会荣誉主任陈立夫、主任李焕、副主任谢东闵、李元簇、陈雪屏、王金平、宋楚瑜、章孝严等42人、国旗覆旗官俞国华、萧万长等4人、党旗覆旗委员马树礼、朱汇森等4人,安奉南港富德墓园。3月11日行政院第2619次院会发表褒扬令。3月26日总统发表褒扬令。菲律宾为纪念这位後人之楷模,在马奇岭建有“邓营区(Tong Sub Camp)”。
著作:
现代国际问题 / 邓传楷编著1942
旅美见闻录 / 邓传楷著1943
菲律宾社会中心教育的推行 / 邓传楷著1954
西班牙政治 / 邓传楷著1957
西班牙之复兴 / 邓传楷著1957
土耳其中兴纪实 / 邓传楷等撰1957
人生道上 / 邓传楷著1965
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工作报告 / 邓传楷撰1967
景印江阴县志 / 朱佛定、邓传楷、邓贡三、邓韵和等撰著1968.1.
空中教学之发展与展望8电视及卫星教学 / 邓传楷编1969
教育政策 / 邓传楷撰 中国教育学会主编《教育行政制度研究》1971
教育改革论文集 / 邓传楷等著1980
追怀盛德 / 邓传楷著《黄季陆先生纪念文集》1986.3.
中华民国之教育 / 邓传楷著1988
居仁由义 / 邓传楷著1991
源远流长 / 邓传楷著
孔子学说与近代教育思想 / 邓传楷著
参阅:
忆往事敬悼邓传楷兄 / 张希哲撰1999
邓传楷事略 / 钱文颖撰(旅居美国)1999
邓传楷(1911-1999) / 刘昌博著2000.7.
中外名人传(64)—邓传楷 / 王治平著《中外杂志》68期专辑2000.7.